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陈蓓
[导读]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陈蓓  
        浦江县虞宅乡中心小学   322217
        
        摘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对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先生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中强调写作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内在动力便是对写作的兴趣。根据一份调查发现,只有 17.1%的学生明确表示非常喜欢习作课,20%的学生喜欢习作课,48.6%的学生不太喜欢习作课,14.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习作课。而与学生座谈时候,一谈起写作,孩子们就觉得“挺没劲”,“不爱写”,真是到了谈写“色”变的程度。当问及小学生对习作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时,很多小学生表示习作课很难,没有东西可以写,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也有的小学生对老师出的题目不感兴趣。还有的小学生表示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觉得老师上课平稳单调,没有兴趣。很多学生在课上无所事事,听老师讲课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由此可见,大部分小学生对写作课不感兴趣。所以,很多学生强烈呼吁写作课应该是有趣味的课堂。
        2.学生缺乏素材积累
        小学生缺乏素材积累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缺乏生活的积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儿童的生活单调乏味,儿童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之间,范围狭窄,学生课业繁重,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即使有课余时间,也在各种辅导班之间奔波行走,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自然和社会。家长视学生为掌上明珠,细心呵护,看管严格,一切事情都代办包办,学生缺乏各种活动体验。另一方面,学生缺乏观察的积累。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 80%以上都是通过视觉感知而来的。观察作为一种独立的认知方式,在获取素材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习作素材来源于观察积累的仅占 20%,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不知如何观察。   
        3.写作缺乏真情实感
        通过对小学生作文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着一个倾向,那就是缺少情感的激发。小学生处于人生阶段的前期,其心理和生理发育都处于初级阶段,大脑的发育与成人相比,还是相差甚多,因此,我们不能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过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小学生阶段是最具有童趣童真的阶段,他们拥有着许多作家所向往追求的孩提视角,尽管他们的表达可能有些稚嫩,但是他们眼中的童真与纯真是成人所不具备的。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小学生作文要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情感,但是纵观现阶段小学生写作的现状,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情感缺失的现状,写出的作文存在着呆板化、成人化的倾向,这不是现阶段小学生写作所应有的情况。
        4.写作缺乏教学指导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身的修养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前提条件是要有教师的指导。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是写作教学的中心环节,它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过渡到写作实践的阶段。经常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不但可以准确的做出评价,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是,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以理性的指导为主,过多的强调作文的形式与技巧,而对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不予指导,这就造成学生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学生对生活失去真实的观察、思考和体验。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组织形式都是以集体授课教学为主,个别指导为辅的。但是,小学作文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言语活动,而且学生的生活经历、领悟程度、写作水平、性格因素等都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个别指导。
        二、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是要降低初学难度,培养写作兴趣。过高的要求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写不出满意的效果就会慢慢失去信心,丧失写作兴趣。写作教学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年级的写作教学的不同规律和侧重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低年级学生应该从说话写话开始,激发孩子写话的兴趣。中年级的学生要从片段训练入手,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高年级的学生以篇章结构为重点,只有这样按照一定的教学的梯度,抓住各年级写作教学要求的侧重点,才能提高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欲望。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是目前语文基础教学中最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课堂环境相符合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场景如同观看 3D 电影一样给人以逼真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欲望,转变学生写作观念,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挖掘学生无穷的潜在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并且与原有的生活经历、情感储存、知识积累发生联系,从而触动心灵,激发灵感,产生表达的冲动,更快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加强生活体验,多渠道积累素材
        首先,从大自然中获取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体验自然,带领学生走进自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四季变化,获取第一手感性材料。其次,从学校生活中获取素材。学校生活包括校园里的人和事,学习、生活、运动等各方面。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可以成为学生最丰富的写作来源。学生可以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等获取素材。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加强阅读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基础,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给小学生安排合适的读书时间,不要让课下作业、各种辅导班吞噬学生的所有时间。其次,让学生从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入手,没有任何老师能了解班里的每个学生、任何书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只有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才不会厌烦。再次,老师要喜欢读书,做好榜样工作。小学生天真的个性,必然会导致他们不停的研究老师,什么事情都会和老师学习,如果每天站在他们面前讲课的人,讲的是各种书中有趣的事情,说话也带着读书人的口气,长此以往,何愁小学生不会养成读书的习惯。
        4.拓宽练笔途径,多种形式写日记
        目前的作文,形式多样,不局限于以往的命题作文,教师可以提供材料让学生写读后感、对材料进行缩写、扩写、改写、续写、仿写,提供话题让学生自由拟题,根据网络自由拟题。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观看一些电影,电视剧之类的作品,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名家的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写下观后感和读后感,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教育,而且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应当让作文训练方式多元化,培养写作文的兴趣。教师应对这种训练做好整体上的规划,使学生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 陈义.??名师在线.?2020(19)
        [2]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效率的策略研究?[J]. 韦鲜杨.??华夏教师.?2020(18)
        [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究?[J]. 梁娟.??才智.?20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