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幸福小学
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的爱上你-----我的统编教材。近期,我深入研读了这套统编教材,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更让我深深的爱上了统编教材。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从小耳濡目染的思想熏陶,更是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新教材的编写,不仅是一项教育措施,更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措施.教育是立国之本。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统编教材的视野开阔、立意高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是一套符合国家政治要求的,是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公共知识产品。整套教材特别增强六个意识:国家、目标、文体、读书、主体、科研
1.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海洋与主权国家意识教育、法制教育
2.目标意识:“增强目标意识,强化训练意识”是我们新教材的一个“根”,所以教我们这套教材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语文要素。这套教材最大的一个优点是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年级、每一册书安排了哪些训练要素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包括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词句段的运用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所以“整体性”是这套教材的又一个特点。
3.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解读,表达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语言特色等等。比如小说的教学我们要抓住哪几个方面呢?我们抓人物的形象、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只要把这三个要素抓住了,小说的目标就清晰了。所以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方法。这套教材的单元组织方式来看,很多单元就是以文学体裁来编排的。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现代诗歌,有文学巨匠,有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有的现当代寓言故事与童话故事区分度不高,很多人把民间故事当成了神话故事。其实我们古代的神话故事是不多的,包括国外的,很多都是民间故事而已。
4.读书意识: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的课文由原来的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其增加的地方就在课外阅读上,具体说就在“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这套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克服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促进了儿童的阅读进教材、进课程,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
5.主体意识:强调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的训练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体现自得、自悟、自能的过程。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作为老师“该扶就扶,该放就放,扶放结合、扶放适度”。训练要区分开“重点训练”和“一般训练”,比如说做好文字的训练,要打好文字的基础,为什么近年来强调笔画、笔顺,强调偏旁部首,这就是文字的基本功。总之,我们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是有激情的课,是有意思的课,是下课的铃声响了却忘记了下课舍不得下课的语文课。
6.科研意识:2015年8月,刘延东主持对三科教材的第三次审定,明确指出三科教材推广使用后,要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加强对三科教材的跟踪研究。每位小学语文教研员都应该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课题可大可小,可以从设计出发,从教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要有问题意识,要把这些问题提炼出来形成课题。
二、对新旧教材的对比
新教材在旧教材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国学知识,加大了识字量,改变了过去先拼音再识字的教学设计,还增加了许多的识字环节,例如:和大人一起读,识字加油站等。
统编版新教材的总体特点有三点:
1.体现国家意志。强调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重视革命传统与优秀传统文化。如革命传统:既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传统篇目,又增加《开国大典》、《七子之歌》等文章,计40篇。统编版语文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12册共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2.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本教材努力建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将可教可学的课程内容“清晰化”,以显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牵引丰富的隐性价值,让课堂有更多的教育涵养。
3.突显儿童主体地位。教材板式、情景设计的儿童化,以“我”的视角安排学习,阅读活动,尊重认知的规律。如一年级先学汉字,然后再学拼音,通过儿童化的活动建立与知识的联系,教材留有充分的游戏、探索空间。
三、对新教材的喜欢
1.阅读策略单元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可以从各种课外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统编版教材重视课外阅读,专门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对教材中的课文是极其有益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新教材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保证学生的阅读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快乐读书吧》,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人超级喜欢。
阅读策略犹如一股清泉,给语文教材注入专业的活力,广大语文教师在教材的研究和课堂的磨砺中,必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凝聚专业灵魂,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2.习作单元
统编教材的随文小练笔、普通单元习作和独立习作策略单元,建构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全覆盖,写实、联想相映成趣,文学性写作、实用性写作相得益彰,保证了习作训练体系的均衡和完备。
教材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设定恰当的习作目标,编排合宜的习作话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习惯。
四、对教师的新要求
1.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清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学民族永久的精神家园。统编教材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增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义篇目明显增加,较人教版语文教材湘比,古诗文数量的增幅达80%左右。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帅强自身的的语文素养,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2.提升自己的能力。新教材充分关住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指导学生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3.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拿着这套教材,更加坚定了自己立足课堂教学,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信念,明确了自己今后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学敏:守正持中,务实创新
2.付建勇:基于策略习得的阅读教学序列化建构
3.刘文虎:统编教科书习作训练序列与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