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   作者:  吴畅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逐渐被我们所接受和认可。
        吴畅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东城实验小学,安徽 黄山 245000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逐渐被我们所接受和认可。新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作用。然而,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语境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词语教学 ?策略
        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是理解文本的基础,但词语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成为作者借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工具,如果脱离了语境,词语只能成为死的砖头,无法具有生命力。而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总和语境相分离。笔者提出语境式词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师生合作的文本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生活语境的词语理解,已达到词语内化和丰富的词语教学模式,目的在于通过语境式词语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展现学习过程
        小学阶段是一个具有不同年龄层次的阶段,因此每个阶段词汇教学的重点是不同的。对于第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丰富的词汇教学形式,科学地记忆和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于第二阶段的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提高,第二阶段的词汇教学有了新的高度,教学目标也随之提高此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词为象征的表达能力,词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因此,学生应该在理解词汇的基础上感受词汇的表达效果。对于处于第三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更加注意用词。从表达层面理解词语就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词语。
        二、重视词语读音,才能准确写出词语
        在语文测试中,我们发现试卷都有一道让学生读拼音写词语的基础题目,如果学生词语读音不准,那么就做不好这道题,经常出现失分现象,而词语读得准确,就基本上不失分。这告诉我们,小学语文学习中词语读音的学习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以后的词语教学中,要重视词语的读音,首先要让学生读正确词语,只有音正才能词准,才能准确写出词语。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循循善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词语。首先,学生积极主动,愿意表演,有很强的判断力。每一位教师都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表演直观地理解词义。比如笔者在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摇头”的意思,就适时请了一位学生来表演“直摇头”,大家迅速捕捉到了“直”在这里就是“不停地”的意思。这样的动作表演,通过展示词语“形象”而取代繁杂冗长的文字概念,让小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通过感官来认识词语,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生动、活泼、高效的,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们学得开心。


        四、内化词语积累
        笔者认为作为学习者,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用词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词语教学要重视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并能在需要时呼之即出,使用时得心应手。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对学会的词语能进行积累和运用。
        1. 怎样积累词语:(1)从课本中积累。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用词都非常准确、生动。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善于从课本中学习词语。(2)在平时生活中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点,我们应该留心听并随时收集。如此天长日久,自己就会感到词语越来越丰富。(3)在使用中积累。积累词语不能只把它们记在本子上,要在平时回答问题、与别人谈话或作文时,要尽量运用已掌握的词语,这样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
        2. 如何对词语进行运用。加强词语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语言运用中活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具体说:(1)拓展造句,在说中领悟词语用法。口头造句训练是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方式之一。这种语言实践活动,不但是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对学生理解巩固所学词语、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能力都有很大作用。(2)给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3)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练习让学生适用自己所积累的词语。
        五、联系实际,让词语意思活动化
        要理解文字的生动形象,体味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握好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段,在细节和深度上下功夫,使词义立体化、情感化、活动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民主、和谐、丰富、个性化、创新,而不应该总是停留在处理词语过于简单化、机械化;死记硬背等要求上。例如,笔者在执教部编版四下《三月桃花水》一文时,课文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写“三月桃花水”,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让学到的词语“活”起来,上完课文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学着课文里的写法,可以用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也可以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发挥想象,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新安江”。如此,学生不但掌握了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让祖国的语言文字“活”起来了。
        总之,词汇教学要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江和平.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月刊,2006(11).
        [2] 黄亢美.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的实施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3(1).
        [3] 杨自敏.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山西:小学语文教学,20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