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贸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通过合理的校本作业设计能带领学生更好的拓宽视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本文根据当前小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以及小学高段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给出校本作业开发途径,需要丰富教育资源,合理控制作业量,作业形式化多样性,评价作业方式灵活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作业;开发策略
一、小学高段语文校本作业现状
普遍来说,当前小学高段语文作业的布置内容量是比较大的,很多老师都认为布置过多的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巩固好自己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也会认为作业量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体现,但是过多的作业量也会加深学生的负担。学生在作业时很多都是对课上所学习的东西进行反复的抄写背诵,但是结合教育部所规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要“确保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不建议留相应的书面作业,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应当以一个小时之内的校本作业时间为宜”,在实际上作业的量还是比较多的,加大了学生的负担。
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缺乏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当前的调查来看,很多的作业布置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刀切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少能够进行选择,并没有针对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来对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进行区别,这样就会使得全班布置的作业都是内容相同的,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觉得这种作业的也许没有意义,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觉得作业量太多,无法进行消化。
当前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与生活脱轨,并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衔接。校本作业的设置仍然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并且会以教材的配套练习为基本模型进行设置,并没有将校本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等其他内容相连接。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其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应当将语文作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贯穿,这样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现在很多学生每天都知道自己的作业是什么,就是将语文课本的配套练习做完,然后把相应的课文古诗词抄写背诵。其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效果甚微。
二、小学高段语文校本作业开发策略
(一)教师合理控制校本作业量
当前对于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衡量指标和作业量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的课外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不应当占据大量的时间,而是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适当的控制校本作业的量,否则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对语文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老师在布置校本作业时,应当严格控制作业的量与时间,也需要通过简短精悍的作业,不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结合我国《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尤其是要以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为基本前提划定固定的区间范围,根据学生的成绩、学习状况等来进行作业布置,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的成绩差距。同时在布置作业时也应当与其他老师进行沟通,这样可以确保合理控制作业的量。对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也能够让学生在完成校本作业时保持更强的兴趣,既做到动脑又做到动手,在该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师设计校本作业形式多样性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学说认为,儿童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儿童思维结构的变化是由内部决定的,强调儿童并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才能激发儿童在活动中的能动性,使儿童积极主动的获得知识。依旧皮亚杰认知理论,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对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进行设计时要确保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兴趣为引导,更好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在设计校本作业时需要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相结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人物角色的,但是这些人物决算离现在的年代比较久远,因此或多或少的会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设计过程中就可以挖掘语文课本中的资源,让学生对书本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对语文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夯实巩固。
在教学中也应当更好的挖掘语文校本作业的内涵,使之与学生的其他能力相契合。小学语文中有很多内容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诸如古诗词散文需要进行背诵,但是老师如果仅仅让学生进行背诵,那么整个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并且学生在背完之后也不知道其中的内涵,这种机械式的重复毫无教育意义。因此老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来更好的布置校本作业,在作业设计时应当以多形式的模式呈现出来。比如让学生对自己所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绘画,并且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的内容,通过绘画或者配音等形式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在课下练习的兴趣,同时也带着饱满的热情来到课堂上,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校设计校本作业内容多样化
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内容也应当实现多样化,不应当仅仅是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背诵。需要增强校本作业的教育价值,不仅需要对作业形式进行设计,也需要保持其内容的多样化。校本作业的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教材,也应当向生活拓展。学校在其中要起到引导作用,针对当前校本作业设置现状,开展教师研讨会,确定学生校本作业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框架,从学校的角度对校本作业 设计进行完善。通过研讨会来让明确语文课程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框架,这样就可以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有明确的指导方向。教师在布置相关作业时,就应该按照学校所要求的校本作业设计模式来布置作业,在该框架下可以确保校本作业设计保质保量。
(四)教师评价校本作业方式灵活化
对学生的校本作业完成状况要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也是对学生的完成内容进行一个反馈,学生可以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经足够优秀了,在以后的过程中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可以开放学生互评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整个校本作业的评价主体,也成为被评价的对象。在对其他的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并且获得启迪,帮助其他同学改正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晕轮效应。同时也可以实现家长参评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实现家校共育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够对学生的作业问题课上课下生活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家长能够成为学生在校本作业过程中的一个督促反馈。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要更好的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摒弃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校本作业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标准,合理的控制作业量,并且辅以有效的校本作业评价手段来加强校本作业的价值。在校本作业设计中,需要分层次设计,保持其具备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可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也能够开拓自己的事业,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进而发挥到语文作业的工具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巧思优习悦心创作——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四优”策略[J].李平.华夏教师.2020(2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习作教学之我见[J].张江风.青海教育.2020(05)
[3]立足文本提升素养——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路径[J].王景清.华夏教师.2020(06)
[4]“核心素养”下小学“语用型”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施路径[J].张辉.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1)
[5]关于挖掘文本“语用”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J].陈江影.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6]聚焦表达凸显语用——以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语用教学[J].黎丽.教育观察.2020(11)
注:此论文系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质量监测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校本作业的开发与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TKTX-2016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