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宁夏 青铜峡 751600
摘要: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其将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体化
一、读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一)读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外部世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焦点,而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阅读能将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提炼文章的核心要素,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作者文章的结构,运用的写作方式,采用的描写手段,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但仅学习文章的写作方式还不够,学生还要学习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写作当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经验、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是学生思想外显为语言化的过程,其将自己的观点、思想、语言,通过能被外界所理解的规范化结构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是一项重要能力。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可以为写作教学积累材料,丰富写作内容,学习通过将在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经验、思想应用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提升写作素养;写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实践。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同时,写作也是阅读的一种实践应用,将阅读中所收集整合的素材、写作的架构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灵活灵用的实践能力。
(二)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意义
1. 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高中语文已经不再是只要学生学会写作,能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表达语言通顺即可。高中对写作的要求更高,高中语文在写作时不仅需要达到上述目标,还要有更为深入的观点表达,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也更高,以往简单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高中语文的要求。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中,要加强写作素材的积累。
2.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模式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章,才能拓宽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章结构与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总结写作方式,在写作时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求,使用不同的写作方式与最适合的文章结构,从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念,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文字更加优美、生动、活泼。
3. 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的视野扩大了,掌握的知识面广了,了解的知识更丰富了,学到的文章结构形式更多了,学生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在读写一体化的理念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学生在阅读不同种类书籍、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获得了更多写作素材,在进行写作时更能充实其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题。阅读在文本中的写作技巧、文章结构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结构布局,牢记写作主体,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的内驱力,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通过文字形式进行抒发,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主性、积极性。
4.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其主要通过对文章字里行间的理解与学习,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理解基础。
而读写一体化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各科课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情感,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二、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愈加重视。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注重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现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提高,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第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读写一体化模式在实践中的落实力度不够。通过读写一体化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炼信息、整合信息、加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短短的一次锻炼与形式化运用的作用不大,无法发挥读写一体化在阅读写作中的作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处于迎战高考的黄金阶段,学生、教师、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于考试与做题方法的锻炼,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力不够。而要发挥读写一体化模式的作用,必要经过一段长期有效地锻炼,读写一体化的开展与注重高考的学习任务相矛盾,在取舍中相对被学生、教师放弃。
第二,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长期分离,不能发挥读写一体化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长期分离,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较大篇幅,写作课只偶尔几节。在写作教学中,缺少系统化的体系,教师对写作知识的教学较少,学生写作全由平时积累,学生对文章结构一知半解,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
第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参与批改过程,不了解自己文章的好坏。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经过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批改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了解文章问题、错误的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批改作文往往是教师的工作,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最后附加自己的评语,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修改文章,学生很少参与到批改中来。批改作文就是一个了解与修改增进的过程,但部分学生不会重新阅读自己的文章,缺失了解文章的一个途径。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一)落实读写一体化理念
改变学生、教师、家长的传统理念,让教师、学生、家长了解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读写一体化起到的作用明显。阅读、写作同时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占据极大比例,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分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实践,写作只有在阅读获取了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通过一定的语言结构、逻辑表达出来。缺少阅读获取的知识储备,写作就只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即使勉强拼凑出一篇文章,也可能空洞乏味、味同嚼蜡,而缺少了写作的阅读,无疑缺少了表现途径。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批改过程
作文批改是一个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过程。学生参与批改过程,能让学生回顾写作过程,了解写作思维,学习其他学生优点,做到“见贤思齐”,同时,还能加强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拓宽学生的写作角度。在作文修改中,发现其他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反省自己是否犯了相同的错误,可以做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避免再犯。在批改后,让学生重新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问题,综合教师的批改,对文章进行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如此,才能在不断地回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地修改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落实读写一体化理念,理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读写一体化理念并非简单能够落实,在实践发展中,读写一体化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发挥作用,学生长期使用传统写作方式,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无法提升。因此,本文即从读写一体化的本质出发,探究落实读写一体化理念的策略,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珊妹.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宋现梅.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孙海彦.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一体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