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经典阅读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教学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   作者:胡丽君
[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少的根基!

        胡丽君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61113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少的根基!儿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儿童阅读古代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塑造高尚人格、锤炼意志、规范行为;可以随着文字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可以增进智慧,寻求人生启迪的有效方法;可以从小培养阅读兴趣,感受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依然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古代经典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是因为她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在中国人的心中!那如何才能让古代经典深深扎入儿童的心中呢?学校作为习得知识、养成习惯、锤炼意志的环境,在开展儿童经典阅读活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我将结合学校教育,谈谈我对在校开展古代经典阅读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古代经典阅读  重要性和现状  方法


        一、选题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那何为经典呢?经典,通常是指那些有着持久的生命力,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 王余光:阅读与经典通行,[N],光明日报,2009-04-30。]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自己奉为经典的著作。在古代,人们的品格素质培养、行为的约束都是依赖于经典:《诗》能使人温柔敦厚;《书》教人疏通知远;读《乐》让人广博易良;学《易》可让人洁净精微;而《礼》则教人规矩,使人恭俭庄敬……[ 许欢:《儿童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研究》,图书与情报,2011—02—27,7页-10页。]那如何将阅读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呢?
         二、阅读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之思考探索
        国学大家郭齐勇先生曾说:“弘扬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可见,阅读古代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应从小抓起。学校教育在开展儿童古代经典阅读活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如何更好地将阅读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是我们思考探索的方向。
        培养人们阅读古代经典的习惯,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阅读引导,特别是中小学生。那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引导学生读经典、乐经典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初步设想:
(一)培养兴趣
        1、趣味性的读本引起诵读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的书籍,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也可以选择文字精炼、意境优美、节奏感强的诗词,例如唐诗宋词等;还可以选择蕴藏着古代无数圣贤先哲智慧的名言名句,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我想这些形态美、节奏美、意态美、韵律美的文字一定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优美的文字解说拉近文字与心的距离
        当学生已经被文字吸引了,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翻译、解读文本,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作者的背景和经历,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让原本冷冰冰的文字变得温暖起来。我想,阅读的成就感会促使学生读下去!
(二)读中悟,读中乐
        北宋大教育家张载所说:“经籍亦需记得,记得便说得,说得便利得,故始学亦不可无诵记。”看来诵记便是学习经典的精髓所在。
1、多种形式读
        教学时,可设计老师读、小老师领读、师讲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生比赛读、配乐读、背诵等多种形式读,让学生熟读成诵。


2、在朗读中吟诵,丰富学生古诗文阅读积累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教学中,我们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吟诵,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国学课以及节假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我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
(三)跨学科合作,让学生寻找到古代经典书籍中那一片广袤美丽的天地   
        1、画一画
        自古便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说,可见,古诗文富有意境,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古诗文学完后,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画一画,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2、唱一唱,演一演
        古诗文具有韵律美的特点,只要配上合适的节奏,就能唱出来,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上节奏,唱出来别有一番风味。教学时,我们可与音乐老师合作,请音乐老师谱曲编舞,并教学生唱一唱、演一演。
(四)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可在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诗歌、舞蹈、绘画、讲故事等等,在一学期结束后,也可举行班级汇报表演,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收获,让学生得到成就感。
(五)建立专门的“古代经典”书架,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需要氛围的。首先,在班级建立“古代经典”书架,在学生心中埋下种子;其次,建立“古代经典”书架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阅读经典的空间,营造阅读氛围。
    (六)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践行古代经典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有效利用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新年、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领悟经典文化的内涵。
        四、几点注意
        从小培养孩子诵读古代经典的习惯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走进急于求成、深度挖掘内涵的误区,从而过早地破坏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开展阅读古代经典的活动时,应把握好“度”,讲求循序渐进,秉承“先求熟读,不求急懂”的理念,真正让经典诵读成为“唤醒”“激励”,而不是“灌输”和“规范”。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
(一)始终坚持“激励”为主,激发孩子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二)坚持多种形式和渠道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三)切实让孩子落实到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而在践行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是一个将近七十岁的外国人,仍然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努力奋斗,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呢?今后,我将继续尝试在教学中开展古代经典阅读这一活动,时刻关注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并且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阅读经典的意义与方法[J].李冕.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06):55-56. [2017-08-25];
[2]《楚天都市报》.2014年11月23日.A04版《大家之问》;
[3]阅读与经典通行.王余光.[N].光明日报.2009-04-30;
[4]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关键策略谈[J].纪银平.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222.[2017-08-25].
[5]小学语文古代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王海迪.山东师范大学.2015;
[6]阅读与经典通行.王余光.[N].光明日报.2009-04-30;
[7]《儿童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研究》.许欢.图书与情报.2011—02—27.7页-10页.
[8]《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院.2002-0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