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英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青海 西宁 810100
摘要:物理学科由于该学科知识点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学科,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只有二者结合学生才能将物理学科学好。尤其在学习光学这部分内容时,更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然而就目前初中阶段的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初中生大都缺乏抽象思维,且其思维受到思维定式影响,加之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效率并不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策略
一、抽象思维能力内涵
若学生未经过思维训练,那么其在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所需的能力将难以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有可能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如果能够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则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轻松地解决问题,并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升。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问题明确之后,对问题快速地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并且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够更加的深入和全面,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物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学生感受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得到提升。
人类思维认识总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抽象思维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面临较多障碍。
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必要性
物理学科知识点较多且复杂,很多概念与题目都比较抽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时候很难通过课堂讲解理解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教材中在概念知识相关内容中提出假想性问题促进学生形成抽象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想法,教师则需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补充与修改,逐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这种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物理学科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抽象思维能力的应用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将其应用于实践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这种思维。由于目前各个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解题结果,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诵解题步骤,但并没有分析解题思路,不利于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
三、初中物理抽象思维教育现状
(一)教育方法模式化
大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应用传统教育模式,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者是按照教案给学生讲课,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限制作用,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可见,在模式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思考问题时极易陷入模式化思维中,使其在面对复杂抽象的教学概念时很难通过模式化思维理解问题,甚至会走很多弯路。尤其是在学习力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很难将这种抽象的思维变得更加具体,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学习起来会越来越费力。可见,初中物理教学中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二)深受中考评价方式影响
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中考。为了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学校在考核学生时通常都是凭借一张试卷,试卷上的题目大都是根据学生日常学习演变而来,基本上都是学生熟悉的题目。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教师势必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对正确答案的需求远远高于思维模式培养需求,甚至还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死记硬背答案的情况,并没有对物理思维方式以及相关原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与教师过多关注习题或某一次考试,很少关注学生思维模式层面,这是学生物理抽象思维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三)教师教学重心不当
如今,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一直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教师很少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上花费精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倾向于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所以无论应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最关心的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因此,教师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为考试服务的,这种教学重心倾向不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其次,初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每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很难兼顾培养所有学生的抽象思维,因而从整体上来看,使得学生抽象思维培养方面存在缺失。再次,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将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具体,帮助学生理解与吸收,这样的方式虽然从短期来看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是因为很多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具体的事物无法完全契合,而且还会发生混乱,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且也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模式,奠定培养基础
近年来,素质教育深化推进,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灌输的,更不是通过直接灌输学生就可以学会的,因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领悟,不断总结与思考,之后慢慢实践纠正,最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提供更多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具象内容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学习电压这部分内容为例,从思维上分析我们很难想象出电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水位差概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但是这并不是终点,只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引子,结合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的相互印证找到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之后循序渐进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因此教师要思考具体化是否合理,把握好尺度,不可过于生硬。其次,教师应遵循质量大于数量的原则,不可过分追求做题数量。如果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消化每一道题,提高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视,那么,当学生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后定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为了完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标,教师要合理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初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教师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直观感受,增强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便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比如,以学习力的概念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常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的实例,如压路机压路,结合这一例子可知两个物体在接触后会发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然后,教师通过磁铁与铁钉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两个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同样可以互相作用,从而总结出力的概念,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外,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学生在学习中高效掌握与力有关的知识点。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更加形象、生动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可以在丰富的物理现象中快速体会其中的规律与概念。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抽象物理思维
物理知识绝大多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作用,如此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具体来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学习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应用试题训练促使学生抽象思维得到提升
试题属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途径中的重要一项,课后教师采用试题练习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这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采用物理知识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地提升。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分析学生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为教学依据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高效学习,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万超.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5):245.
[2]?孙立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9(16):29.
[3]梁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物理通报,2017(6):128.
[4]?李振南.初中物理抽象概念的教学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