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竺
12010419900515****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最为广泛。为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其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本文从混凝土的原材料构成、施工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结构中,而在近些年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也集中在混凝土上,由于混凝土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流程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造成出现质量隐患,严重者会造成质量事故;针对目前混凝土工程的现状,从混凝土原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整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对于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有效改进混凝土施工质量。
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可以从砂石、水泥和不同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原材料的质量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直径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该从原材料和配合比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在原材料上,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标号,并提前检验,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对,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凡是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的水泥要再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对于砂石原材,在使用前对含泥量、含水率等进行检测,保证砂料含泥量不超过3%,对于泥土含量超标的砂石应过筛、冲洗,满足要求后再使用;对于外加剂,要根据设计方的图纸要求按照性能指标进行选择,同时要经过多次试验,确定配置方法和最佳掺量,从而保证混凝土掺入外加剂后的性能参数。
在配合比的设计上,要满足结构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和易性,同时还要满足混凝土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所以控制水胶比、用水量和砂率是三个比较关键的参数,在实验室要对配合比进行多次调整优化,最后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在生产时要根据砂、石含水率对配合比中的水、砂、石用量进行换算,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符合要求,在过程中要对砂石料的称重设备进行施工前检查,保障称重设备无误,减少误差,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同时要考虑施工设备、运输方法和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多重条件的变化来动态的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混凝土的含水率和用水量,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2.混凝土运输和进场时的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进场时要检查其质量保证资料,如合格证、出厂纪录等资料,查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对进场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抽检,保证坍落度与材质单和规范要求相符,并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要进行退场处理,同时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留置足够数量的试块,并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放置到规定部位。
混凝土在运输阶段要根据运输方法和运输时间做出相应的运输方案来保证混凝土的到场质量,要做到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出现,同时避免日晒、雨淋和寒冷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可以采取遮盖、保温防护等措施。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在混凝土进场前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切实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途中不受影响。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核确认,同时将方案内容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交底,落实相关的保证措施,对于水电供应、设备、器具的配备都按照方案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并督促一线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分层振捣,振捣时振捣器要深入到下一层混凝土中50-100mm,从而保证两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器的水平间距不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并避免与钢筋和预埋件等直接接触,在模板角落或振捣器难易到达的部位更好加强振捣,做好细节处理,做到不漏振、不过振,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另外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连续浇筑,如果由于工艺原因、设备原因、外部环境原因等造成施工中断,那就需要留置施工缝。在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上,要按照设计位置或者施工方案要求进行留置,选择在受剪切力较小的部位留置,并妥善做好施工缝的防护和后续衔接,后续部位施工时将混凝土接茬部位的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等均要剔除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浇筑时铺设一层水泥浆来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结合程度,从而确保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混凝土养护时,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要注意当时的天气和季节,关注周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避免表面水分散失过多而造成表面裂缝出现。首先对于养护时间,对于采用覆盖洒水保湿养护的应保持14天左右,对于竖向构件的养护可以采用包裹塑料薄膜密封来保持水分,同时在冬期施工期间,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可以通过搭设保温防护、采用加热设备等方式来保证混凝土的有效防护,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一些细节部位和季节特征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比如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要注意接茬部位的清理和粗糙处理,保证混凝土结合的整体性。在冬期施工时要编制切实可行的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方案,做好相应的热工计算,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减水剂,采用保温覆盖、电热器加热等多种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和内外温差进行布点测温,防止混凝土受冻和产生裂缝,适时控制拆模时间和拆模后的保温和养护,并按照规定留置规范要求数量的试块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整体上的统筹安排和保证。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组成、过程环节控制等多个方面的了解和阐述,使得从业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好预控和关键节点的把握,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为整体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春雨,宋海民,宋耀.混凝土质量控制[J].门窗,2017:166.
[2]任旭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3]张兆流.浅谈混凝土施工缺陷的处理方法[J].中国招标,2018:34-35.
[4]王玉霞.混凝土原材料施工技术[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