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历史建筑现状保存概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月3期   作者:刘洋
[导读] 历史建筑作为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中建筑设计的审美意象、工程技术变迁等,

        刘洋
        沈阳建筑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

        摘要:历史建筑作为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中建筑设计的审美意象、工程技术变迁等,也映射出一座城市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其作为城市历史风貌、地域文脉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诸多历史建筑频遭破坏,城市特征与风貌缺失。因此,本文通过对沈阳市部分历史建筑的现状保存进行勘察分析,梳理城市发展中历史建筑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引。
关键词:历史建筑;现状保存;城市发展;保护利用
        1982年国务院批转《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开启。[[]]而“历史建筑”首次出现,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但只是停留在“学术概念”阶段。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界定了“历史建筑”,同时将其纳入到法定保护中。[[]]其中对于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一、沈阳市历史建筑基本概况
        1986年,沈阳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除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外,还包括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受到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沈阳独特的城市文脉,是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
1.数量与时空分布
        数量上,2013年沈阳开始历史建筑保护与认定工作。目前已完成5批历史建筑认定工作,共计202处(486栋)。[[]]建成时间上,本文借鉴历史学中的分期方法,将历史建筑按清代时期(1894-1911)、奉系军阀(1916-1931)及满铁附属地时期(1906-1931)、伪满洲国时期(1932-1945)、苏援及建国初期(1945-1958)进行划分。[[]] 通过分析,建成时间多集中奉系军阀及满铁附属地时期,占总量的48%。这段时间是沈阳城市建设发展的高潮期。在空间分布上以大东区、和平区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7%和33.8%,这也是沈阳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与满铁附属地所在。
2.结构形式、建筑类别、风格类型
        沈阳市历史建筑结构形式包括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等。其中砖木结构占总量的54%,为主要结构形式。功能类型上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三类。其中公共建筑占总量的60%,为主要的建筑类型。风格上,在经历清末到建国初期诸多变革,受到不同时期本土文化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种类繁多,包括中国传统风格、植入式现代主义风格、中国“民族式”风格等。
二、沈阳市历史建筑现状保存分析
        通过对于沈阳市部分历史建筑现状保存情况进行集中调查研究,其现状问题主要涉及建筑本体、功能利用、历史环境三个方面。
1.建筑本体
        本体问题分为主体或围护结构受损及风貌受损两方面。前者因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建筑存在病害损伤积累或安全隐患导致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主体结构或围护构件受损等情况,影响结构稳定性及完整。如沈阳“三陵总理事务衙门”,传统抬梁式木构建筑,青砖灰瓦,是清代中期为管理“关外三陵”事务所建,政治地位与盛京六部并立,具有极高的价值。但由于年久失修,瓦面及墙体有多处破损,雨水渗漏,木结构糟朽变形、结构失稳,外围护墙体也存在受潮发霉、青砖酥碱等病害。而本体风貌受损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但部分使用或管理者对历史建筑价值缺乏认知,改动中又缺乏科学指引,往往会对建筑风貌造成破坏。包括不当布置店招、空调外机、排水管、后期内外部装修等。
2.功能利用
        赋予历史建筑以适宜的功能,通过合理利用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是国家不断提倡的。但由于部分历史建筑使用与管理者缺乏科学指引,功能利用方面存在如功能不适宜、闲置,甚至破坏性使用功能,对历史建筑长期保护十分不利。如“中山路17号甲建筑”,建于1923年,为当时日本殖民势力在沈阳满铁附属地所建的一栋商业建筑,所在位置属沈阳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街区范围内。

但其现状功能利用情况较为混乱,一层分属多个低端医疗用品店、药店和小型餐饮,二、三层为低端旅店。一方面其功能赋予与历史建筑以及所在历史街区整体定位不符,不利于建筑及街区的整体功能活化;另一方面功能混杂,维护管理存在困难,建筑本体及周边乱改违建现象突出,对历史建筑、街区以及城市整体风貌造成了不利影响。
        历史建筑所承载价值较文物建筑低,但其具有数量多、类型丰富的特点,且多临近城市街巷等繁荣地段,很多仍在使用。因此,对其的保护不应一味仿照文物建筑的静态保护策略,应以利用求保护,赋予历史建筑适宜的功能,更有利于发挥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焕发历史建筑和所处历史城区、街区的活力[[]]。
3.历史环境
        历史建筑保护源自西方,在国内最初是作为文物建筑保护的延伸,属国文物保护的一部分。[[]]随着国内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逐渐重视,也开始将历史环境的保护纳入进来,包括对于环境品质的维护、周边建设控制、传统格局的保护等内容。经现场勘查发现,沈阳市部分历史建筑周边环境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中国医科大学院内的“听力实验室”,建于1954年,由于其特殊功能要求,建筑开窗较少,并采用半地下空间设计。周围采用虎皮石围合出一圈下沉空间以阻隔外部对实验的干扰。但由于日常维护管理不足,下沉空间存在垃圾以及腐烂枝叶堆积等情况,环境品质较差;并且下沉空间地面覆土升高,湮没散水,建筑排水不畅,致建筑外墙、勒脚等部位多处受潮引发病害。
        历史环境与建筑本体息息相关,缺失对其的保护将是孤立无援、单调呆板的,所以不能将两者的保护割裂看待。明晰其承载的独特价值,建立科学的保护机制,将其与本体保护紧密联结十分必要。
2.2.4 对于历史建筑现状问题的思考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建筑本体受损,包含主体或围护结构受损等;功能利用问题,包括功能/业态赋予不适宜等;历史环境问题,包含环境品质不佳。
        综上分析,其主要原因,除历史建筑病害积累损伤以及突发灾害等原因外,多是使用及管理主体对历史建筑价值缺乏认知,保护及利用缺乏科学指引而导致保护措施僵化、保护及利用之间难以平衡等方面造成的。而如沈阳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诸多城市之中。因此,深入开展历史建筑保护研究,建立以更为科学的要素为导向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科学指引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落地,使其保护具备“着力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是未来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汤丁峰. 优秀近现代建筑认定标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钟洪彬.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罗云天.穿越盛京秘境[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7:001-003.
        [4]沈阳市司法局. 关于《沈阳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的说明[EB/OL]. http://sfj.shenyang.gov.cn,2020-06-05/2020-10-15.
        [5]魏君. 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关系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9.
        [6]杨一帆. 中国近代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J]. 建筑学报,2012(10):83-87.
        [7]张倩.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基金课题:十三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既有城市住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2018YFC0704800)既有城市住区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技术研究(2018YFC0704802)
        作者简介:刘洋(1980.01—),男,辽宁丹东人,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建筑历史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