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欢
天咨拓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现阶段,建筑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不断增加,市场内部的企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特点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内部控制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极为重要。 基于此,文章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探究,同时针对性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措施,旨在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引言
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息息相关,高效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提供支持与帮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可有效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内不规范的经营活动进行纠正, 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企业资金占用比例相对较高,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强化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出现,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1.现阶段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筑市场有关的法律机制不完善
我们都知道,各行各业都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虽然现行法律法规很多, 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广泛存在着执法不力、违法不究、有法不依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工程项目质量的品质;另一方面,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欠缺的现象在施工企业及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中广泛存在,这样不仅会导致相关人员不按图施工、违反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甚至会偷工减料等等。
1.2参与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建筑行业在我国属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数还是农民工,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训练,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专人指导。施工人员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施工,施工水平低下,不按图施工,不按正确方法施工,最终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影响。
1.3建筑施工企业的原材供应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分项目工程的预计施工原材料质量、应用数量以及应用时间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未能达到预期结果进而产生投资风险。
1.4不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我国现行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参与,但是往往存在工程数量多,监督人员数量少的现象,造成监督力度不能满足要求。此外,有些监督部门为了盈利,自办监理公司,或者办实验室,最终导致政企不分。这些现象都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质量监督。
1.5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材料控制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中,材料施工成本占总施工成本的 70%,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节约空间也相对较大。 然而现阶段的材料管理过程中, 企业内并未确定项目工程主要材料与大宗材料订购的预算方案以及控制分析流程, 再加上企业内材料成本核算制度与内部审核制度的不完善, 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购进与消耗量以及库存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完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方法
2.1 加强对建筑材料选购使用的把控
建筑材料的分量重中之重,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建筑物的物质条件,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对其要严加防范。那么参与工程施工的各参与方一定要重视建筑材料的方方面面,包括进场、质量是否达标、试验方法是否合理等等,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建筑材料没有经过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都不能进入现场,更别说使用。
2.2加强对施工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
第一,在进行施工原材料采购期间,需提前组间采购询价小组进行施工原材料市场价格调查工作, 借助公开招标手段来选择质优价廉的施工原材料供应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第二,构建完善的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的材料采购和领用手续,通过实施职位分类方案,形成岗位互相牵制的环境。第三,加强库存材料的会计核算能力。可设置“库存材料”明细账,对库存材料进行详细登记,同时需要对库存实物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第四,制定完善的采购预算方案,加强对材料成本控制力度,加强对施工材料成本的内部监控力度,避免监守自盗行为的出现。第五,确保进场的施工材料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以及质量证明书, 在施工材料检验合格后方能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可采取由供应商直接送货至现场的运输手段, 避免施工材料的二次搬运。
2.3设备风险监控
在预警管理中,应定期及不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全程监控设备风险,可从如下几点着手:其一,加大设备检修与保养的力度,定期做好检修工作,让设备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安全性;其二,将所有设备故障率确定下来,尤其是要掌握故障率安全红杠的情况。若是设备经常性出现故障,需要采取更换、大修等措施;其三,设备更新要快。对建筑工程施工来说,经常用到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导致其损耗较大,更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四,提高安全防护类设备质量。要想保证施工的安全,需要注重对安全防护设备的应用,提高其质量和性能,这样就算出现安全事故,也能让施工人员得到安全防护,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2.4完善地基以及基础施工监测
在施工当中,需要对测量放线、地基承载力以及沉降监测等重点关注,并对四周建筑物实施检查,查看基坑支护是否坚实可靠。浇筑基础开展时,要根据工程的基础形式、特点、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热敏电阻测温方案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对混凝土内部温度随时掌握,对其温差进行把控,明确是否需要采用斜面分层、分段或一次到位等浇筑方式。此外,还需要开展可行性论证和分析,与连续作业的施工要求相结合,同时做好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检验工作合格之后,才可以实施验收。
2.5强化建筑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
为了能够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提前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工作,借助专业人才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此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监控机制,确保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实施全方位管理在对安全文明工地积极落实以及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借助业主的支持,还需要对更多的检查处罚细节明确,使工作人员明白,安全是保障工程开展的首要要素,更是劳动者享有的一种基本保障。利用全方位的管理和技术创新优化,可以使管理整体效果更加突出,产生更高的效率,第一时间纠正存在的错误,编制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使施工内部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场检查中,一旦发现任何违规行为,要第一时间拍照记录,制止违规行为,加以整改。例会时,及时通报情况,并结合问题的严重性给出相应的惩罚。采用的管理措施需要将教育为主体,辅助处罚的手段,以便对安全隐患的发生产生良好的遏制效果。对于常用的工作管理,还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使管理得到优化,利用计算机进行科普,能够使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得到进一步规范。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施工阶段必须要守好,各参建方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同时要相互协调、不断沟通、妥善的处理好建筑施工过程重发现的各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阶段工程的质量,进而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长娥.探究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J].中华建设,2020(11):36-37.
[2] 刘火平.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05-106.
[3] 刘志恒.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初探[J].四川水泥,202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