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
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3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建筑工程作为重要行业之一,其发展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会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的提高,使得建筑行业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发展,也会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机制良性化。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和概况,然后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进行讨论,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促进建筑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维持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筑公司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时,必须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任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可以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和管控措施,以供同仁们参考。
1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顺应新时代建筑领域的发展与变化,需要根据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最新的管理技术要点来进行调整,规范好、控制好管理,最终实现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此外,还需要兼顾建筑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扩大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实现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可见,建筑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就必须优化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有条不紊地实施的关键。而就现代来看,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只注重利益,而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缺乏人性化,难以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更多的只是照抄照搬,不仅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没有对过河中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也是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所在。第二,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各自之间良好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各自的职责不明确,尤其是在施工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第三,所制定的管理机制缺乏弹性与活力,较为死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更多的是条款式的进行,并没有结合建筑节能经济环保、人员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使得管理秩序混乱的同时,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不好。
2.2施工进度控制不合理
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工程施工队具有高效率和高组织性,那它将更有可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人员安排不合理,人员素质过低以及人员积极主动性差等问题还常常出现在建筑施工队伍中,彼此间的协调配合性差,这都是造成工程进度缓慢到的原因,严重的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工程在使用中出现种种问题。施工进度过慢很可能会造成工程预算超支,工程无法高质量完成,施工进度过快也会导致细节上得不到很好的处理,最终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质量受到影响会危害到居民或者建筑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3建筑材料问题
第一,建筑材料采购方面存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导致建筑市场的原材料供不应求,许多建筑企业利用违法手段采购劣质的建筑材料,导致施工材料与相关施工标准严重不符,给房屋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二,建筑材料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建筑材料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较差,当建筑材料入库时,未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无法确保入库的建筑材料与采购时所要求的质量一致,并且未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对原材料进行管理,导致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质等情况,严重影响施工建筑的正常使用,进而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的优化举措
3.1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内容就是将分散于各个项目的造价信息反馈并汇总至总部进行分析和再利用。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脱节是当前建筑管理企业中的通病。在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将各类数据以文字、视频、数字化等方式迅速汇总,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对造价管理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策略。当然,信息技术还可应用在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工程监理等各个方面,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双赢。
3.2创新材料质量管理
工作人员在建筑实际工程施工进程里,要针对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实行严格的把握及控制。其一,要提升工程材料采购人员的全面职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其二,在对工程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要对材料的规格、数量和产地等都需要采购员依照建筑施工设计图中的标准进行;其三,建筑材料采购工作人员必须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选择稳固可靠的材料供应商,在建筑材料质量得到保障的条件下,挑取信誉良好,经济耐用且价格实惠的建筑材料。最后建筑材料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精确记录建筑工程材料的买进规格及购入材料数量等状况,及时记录建筑工程材料出库和入库的具体时间,并且定时对这些材料进行盘点操作,用以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账目记载和实际数量相互符合。
3.3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需要根据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并且施工企业可以明确施工管理制度、强化奖惩机制,对建筑施工态度积极、表现良好的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将施工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倒逼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从而有效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有效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率,全面杜绝建筑材料浪费的现象,从而有效提升房屋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房屋建筑施工成本。
3.4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管理时,务必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建筑工程企业中的事务,从而促使建筑行业朝着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建筑企业内部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建筑行业的动态信息,并根据最新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有效控制建筑企业的成本,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是复杂而系统的。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使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在市场上爆发活力,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成.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途径[J].四川水泥,2020(6):234.
[2]崔文禄.探究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途径[J].中华建设,2020(6):38-39.
[3]朱岳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18.
[4]王瑞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8):206-207.
[5]屠方明,叶宏平.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2019,2(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