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建筑实践》2021第3期   作者:袁晓云
[导读] 时代发展越快,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也就越大,相应的工程项目也就越多。
        袁晓云
        博州星辉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新疆  833400
        摘要:时代发展越快,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也就越大,相应的工程项目也就越多。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有序实施的重要前提。由于建设项目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涉及到不同的阶段。造价过程中的疏漏或是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时管理的不当等都会导致造价管理沦为表面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同时也会严重损害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所以,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工程的社会效益,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加强各个阶段、各个细节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1工程造价管理概念
        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实质上是一种货币表现。在建筑项目中,体现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劳动力等。通常而言,建筑工程造价是在工程竣工之后,共投入的费用,具体而言,基于工程项目,投入的全部资金。工程承包价格,不管是工程的承包商,还是投资方,工程造价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做好监督审核的同时,也要加以重视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如何监督好工程造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就是依据造价活动的特点,并结合客观规律,有效使用经济的管理方法,融合技术原理,落实好工程的监控工作,促使造价预算执行到位。与此同时,基于工程建设,处理一系列的实质性问题,如经营管理,最大程度利用好资源。换句话来讲,在提升工程效益的同时,促使造价活动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双赢的目标。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充分掌握工程造价,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这些是基本的内容,不断改进建筑方案,借助科学合理的措施,针对工程造价,促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同时低于核定限额。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造价管理机制较为落后,个别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的重视不够,草率的认为造价管理只需要从人力、原材料以及设备方面进行控制就行了,一些企业前期为了最大可能的争取到建设项目的施工资格,一味的压低预算和造价,而后期则不择手段的压缩材料空间、工艺空间等来争取利润,不仅导致造价管理程序混乱,形同虚设,而且埋下极大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同时,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二是造价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建筑工程项目的收益与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对项目进行细致的预算管理,由于对项目缺乏了解,没有对其了解和预估,而只是图方便省事,简单参照之前类似的项目数据进行编制,或是直接根据供应商的报价方案,更改一下日期或做一些微调,没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而且预算计划表达形式单一,可读性不强。部分造价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预算材料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用料差距过大,直接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一定的预估能力,造价管理的内容不全面;三是造价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不够,建设项目的细节众多,除了前期的决策与设计阶段外,造价超预算的最主要环节当属施工实施环节。而且建筑项目的施工细分项繁多,包含了土建施工、水电施工、室内装修施工等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都不同,施工工艺也不同。施工阶段出现与图纸不符,材料与设计方案不符等问题,这些因为临时或非主观因素引起的计划没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实际施工与计划方案规定的内容产生了差异,由此使得实际造价超出预算,成本控制成为形式,再由于对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对施工材料管理不善,施工工艺不当等造成材料的浪费,这样无异于增加了成本负担,导致实际施工质量以及效率都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决策阶段决定了整个建设项目的最终收益,是尤为关键的阶段。所以,科学、有效的决策直接决定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收益。反之,错误的决策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和阻碍。

所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管理模型与项目评价指标为依据,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认证,以此为决策投资奠定数据支撑。
        3.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设计过程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实施中各个过程与细节,如人力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的选择、原材料的确定、施工设备的投入等等,科学的设计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错漏,提高后期的施工效率。通过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设计,有效排除碰撞、交叉等影响施工的问题,并为后期的招投标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全面控制好成本造价。
        3.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一是要仔细核对好工程量清单,二是要科学的编制好相关的招投标文件,制定好招投标计划,做好评标专家的筛选以及保密工作。同时,对参与招投标的供应商进行资质考核,杜绝暗箱操作,以保证优质企业中标。
        3.4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一是人力成本的控制,通过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质量意识;二是原材料的管理控制,首先要加强原材料的采购管理,杜绝贪腐而抬高原材料价格,同时对采购回来的物料要做好日常的保管,防雨、防潮、防盗;三是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处于最优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连续作业,以减少停工维修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5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竣工阶段作为建设项目的最后环节,也是造价管理的关键,首先利用软件模型对各阶段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竣工结算提供好数据基础,其次,要对具体工程量与额定数据进行比对,以发现工程建设中的疏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以确保建设质量和造价成本可控。
        3.6提升内部管理和工程项目控制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企业为谋取更大的权益,罔顾建筑工程规定,谎报工程量清单,使工程造价不精确。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多选用负责制,施工企业原材料来源于不统一,因此工程造价也天差地别,这给施工企业营造了巨大的徇私舞弊空间。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需要对工程项目及合同十分了解,严苛按照方案设计开展施工预算。工程造价内容繁杂,必须创建起完善的规章制度,便于标准化管理。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是现阶段企业、新项目管理的关键,但许多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依然存有非常大的难题,难以达到系统科学管理。先要创建好管理体制,将监管结果放进考评结果,才能够创建出更强、更标准的管理体系。根据规章制度牵制权利,才能够尽快完成工程造价。每一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最后都会影响总体工程造价。因而工作人员扎实的专业素养对确保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尤为重要,可是对工作人员而言,不但要开展数据信息考评,也要了解工程图纸整体规划。除此之外,还要挑选适合的施工企业,做好合同管理,最大限度地确立业主与施工企业的权利与责任,确保彼此受到法律法规保障,避免彼此发生争执而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一项建筑工程有较长的施工期,要完成造价管理较为艰难,若分阶段完成造价管理能够增加工作执行力,提升工作中实际效果,确保造价控制精确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国内建筑领域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方面,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国内建筑领域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王超.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000),006:215-216.
        [2]梁一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03):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