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路路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第二小学 3239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纷繁复杂,而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列的形式将本章节、本堂课所学内容简明扼要的罗列出来,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以点概面,图文并茂,建立联系,形成科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教学应用
前言:
思维导图的制作也是十分便捷的,能够将各类知识点通过图片、颜色进行区别和联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和喜好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体现给个性化发展。思维导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具,也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用具,科学知识有一个体系核心,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形成科学体系。
一、利用思维导图读懂科学教材
小学阶段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高,学生拿到教材时会先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预习,把握教材整体内容。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倘若教师在讲授整本教材大纲时仅仅采用简单的文字说明会让学生进入一个比较迷茫的境地,不能够在教材和所学内容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框架,因此思维导图的形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可以加入多媒体的手段,排版简洁,色彩鲜艳、明晰,给学生从视觉上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感,学生也在能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迁移,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例如: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物”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基本的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学生能够了解能源的形成过程以及开发的方法;学生能够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的意识,感受科学技术在推进人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的物质时多样化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能源物质也是比较多的,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来了解部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能够合理的运用人类现阶段所拥有的有限的能源。
二、利用思维导图深入理解科学实验
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都是有一定的探究性的,很多科学物质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格遵守实验步骤,深入体会科学原理,做好防护措施。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对实验会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的认识,确保实验效果;此外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有比较形象的感受,使实验内容节节深入,任务明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若有忘记的步骤,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实验顺利完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以学习“做一块卵石”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实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通过简单的实验器材利用风化作用模拟科学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卵石形成的原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同学时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欣赏卵石的美。
学生在进行制作卵石的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卵石形成的具体条件和步骤,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才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能确保最终的科学实验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之前制作一个实验过程的思维导图,就能够让学生有一个科学实验的逻辑性,而且生活中很多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性,学生要学会观察,归纳推理,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
三、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科学规律
科学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是小学科学必修的重要内容,并且科学学习中各类物质种类多,特性复杂,有些物质还没有规律顺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科学物质之间建立系统的联系,优化整合,将复杂、无序的客观规律以条理、有序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科学相关物质时,往往过于注重概念本身,忽略了物质之间的联系,无法形成具体、形象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活起来”,丰富科学知识。
例如:以学习“火山”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团结协作,掌握火山的形成过程;学生能了解火山的分类方法和火山带给人类的益处和危害;学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学习交流,体会互联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深入拓展科学思维。火山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学生在学习火山之前对于火山的概念都是停留在对人类危害的层面,缺乏对火山的理性认识,所以学生学习时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对火山灰、火山坑等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后再向同学进行讲解,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解。
四、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科学模型
科学的学习会有一些模型的设计部和构造还要解决科学中的问题,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之后还要学会应用,很多学生会被科学问题难住,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教师都会讲到的,学生们做题的时间很多,但教师讲解习题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建立一个解题思路,在一个框架体系来思考问题,触类旁通,遇到同类问题久能迎刃而解。
例如:以学习“地球内部有什么”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模型来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学生能够用地球模型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体会模型制作的乐趣;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体会科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地球模型给学生介绍地球的基本构造,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梳理一个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加深对地球上相关组成的物质的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明了的认识地球的组成,也就能自然而然构建一个简易的地球模型。
总结: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学习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在遇到新的科学相关问题时也能够得心应手。学生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导图看似简单,其中的奥妙也只值得不断探究的,只要学生对于整体的科学实验思想及其相关原理有一个答题的掌握后,科学思维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冉燕芝.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J].写真地理,2020,(47):257.
[2]李敏瑾.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探析[J].数码世界,2020,(6):161.
[3]冉燕芝.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J].写真地理,2020,(4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