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陈兆芹
[导读] 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趋势呈直线上升趋势

        陈兆芹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要: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趋势呈直线上升趋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分工合作与产业合作的现象越来越多更明显。机械制造业和自动化工业成为机械设计的一门新学科。同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和资源,促进了机械设计和制造业的发展,并为整个行业培养了更多的技术人才。据此,文章对主要的机械制造设计和自动化专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技工院校;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械设计和制造行业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培养自动化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总体设计理论倾向于理想化。这就要求学校加强专业实践课程,以解决应用缺陷的问题。
        一、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机械专业基础课主要由《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三门核心课程构成。在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下,“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高。这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也导致了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再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对学习抽象的理论原理不感兴趣,给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学生由于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影响了学生后续专业课及技能实训课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极大激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动力,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对技工院校机械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二、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编写及内容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实践知识的应用在篇幅上讲得较少,教材编写及内容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相互融合开展教学,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通过形象的实践过程或工作过程来学習和理解,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制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对专业基础理论课仍然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虽然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及PPT课件教学,改善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其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制约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轻理论、重技能
        有的学校由过去的“重理论、轻技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为“轻理论、重技能”,学校对专业基础课教学资源建设没有规划,与专业基础课配套的实验仪器和实训设备非常缺乏甚至没有。缺乏实践技能教学的资源环境,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不够重视,导致专业理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
        三、高效课堂释义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于“三个模块、二次调查、一个总结”的实施过程,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中“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形态。

其中,“三个模块”是指学生课堂活动的三個模块,即自主学习、展示提升和测评反馈模块;“二次调查”是指自主学习时的学情调查和测评反馈时的达标调查;“一个总结”是指教师和学生针对教学过程的归纳与总结。
列夫·维果斯基认为,挑战性的活动比简单易行的活动更能促进人的认知发展,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中学到的东西很少,他们的发展主要源于与更有能力的他人进行合作而尝试解决难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组学、群学”等形式,利用“合作探究、作品展示、点评质疑”等途径,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优化课程设置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机械制造行业出现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传统生产方式被淘汰。这对技工院校机械专业产生了一定影响,要坚持与时俱进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具有先进性。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内容、时间、教学方法等,严格按照规定去執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明确实践操作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位置,给学生流出足够时间和空间,才能得到有效锻炼,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调动起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操作中问题提升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传统课程模式在很多地方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要通过改进来完善,确保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
        五、编写机械一体化配套教材
以往的教材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一体化教材编写要以国家技能要求为标准,内容要体现出科学、实用的特点,确保满足学生就业实际需求,毕业后可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在教材内容方面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前沿情况。为了提高学生自身能力,要让他们自己动起来,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在相互讨论中解决,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内容除了单纯的文字外,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图片,这样看起来会更加直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理论和实践教学都要立足于教材,因此要丰富内容,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六、建立特色系统
技工院校可以创建专业的特色教学体系,并在创建过程中为专业培养更多的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人才储备过程中发现了过去教学体系的缺陷,这就要求教师抛弃过去的教学思路,进行创新的教学,总结经验。根据调查数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眼睛高,手低,这是因为教师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可以开设实习后课程,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工作特点,并方便学生反思自己的专业。
机械设计和制造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专业课程。技工院校因此在教学课程安排方面,应安排更多的实验课程。技工院校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实验科目,以使学生能够迅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技工院校根据设计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实验方案,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有透彻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敢于将机械设计制造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工厂实际中进行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快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现场操作和老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的机械制造思维可以从教科书中的肤浅知识迅速发展为深入的理解,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岗位职责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机械制造能力。技工院校解决机械制造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设计与自动化产业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我国的专业技术却与国际专业技术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国家应当高度重视这项重大的专业人才储备工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应更加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产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德章.面向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20(10):161-164.
[2]车众元.简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88-89.
        
        
作者简介:陈兆芹(1982年1月 ),女,汉,江苏盐城(省市),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