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倪侣凯
[导读]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和学生需要做到的不仅是有计划、有目标、有任务,

        倪侣凯
        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蟠凤小学  325000

        摘要: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和学生需要做到的不仅是有计划、有目标、有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态度,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高效率的学习。就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当代教学发展进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化教育。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教学;信息技术;积极作用
        
        21世纪以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的构建可以说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尽管目前我们国家一些地方仍然没有进行教育改革,一些地方依然照旧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小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花朵,应该在素质化教学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思维导图是他们向学生传达思维的枢纽,对教师的课堂备案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许多学校中的实际应用形势也迫在眉睫,只有尽快推广这一教学方法,才能给小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体验。
        1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意义
        1.1缩短学生记忆时间
        通常情况下,长篇的文字描述并不能让学生轻易地记牢知识点。不同的颜色和标记符号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点的存在。因此图片、关键词以及包括一些辅助标记工具都能刺激学生的大脑,能让学生大脑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从而达到知识点梳理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了缩短记忆时间的目的。在各个学科领域当中,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应用的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条理地将所有的概念知识,通过思维发散的方式,构建出辐射状的分支图,那么学生就能够根据原点进行思维的发散和延伸,从而在脑海中不断地进行知识脉络的构建和明确。从每个分支当中对知识进行细化,而且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图像和词汇,按照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的包含关系以及分支关系进行充分的表达。
        1.2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思维导图的模式往往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开展,这样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元素中进行学习,而且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运用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基本信息技术的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操作,面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的解决方法,所以教师更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师干预太多,什么都不放心学生,其实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思想,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让学生依赖教师从而没有办法进行自己的思考,更没有办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2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策略
        2.1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锻炼逻辑思维
        教师在引导和教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必须要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去确定大致的思考范围,让学生能够以某一章节的知识点为对象,来进行思维发散,在一定的思考范围之内进行规范化的思维导图绘制。采取这样的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学生总结的学习范围太过笼统和宽泛,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目的也不够明晰,影响到学生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正式绘制思维导图之前,教师需要确保学生们都能够准备好充分的绘制材料,简单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和一根笔,然后根据教材的某一章节的知识点来进行逻辑思维的发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白纸的中心看作是原点,大胆从四周发散和延伸自己的思考范围,而且可以借助不同的颜色,来对不同级别的知识点进行区别和划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那些突出的颜色去刺激自身逻辑思维的使用,将二级分支与三级四级等分支之间做以突出的区别。而且还需要结合一些连线,来使整个思维导图更加的完整,让学生自己去根据知识点的分支去构建整个脉络。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的意识,还能够帮助他们通过直线的引导对每个分支的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小图形,比如圆圈或者长方形,鼓励学生将知识点写在这些图形之中,然后再以直线相互连接,还可以一些突出的符号来表示关键词,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开始,而循序渐进地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2.2在课堂学习的不同阶段应用思维导图
        (1)课前预习阶段——大树的枝干
        我们都经历过老师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很多学生对于大片预习作业反感,反而对简单明了的预习作业物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老师让预习的阶段,如能够将整篇章节的大概知识体系框架大体写下来,那么通篇章节的主要内容学生基本能够复述下来。这个已经写下来的框架体系就如同大树的枝干一样,其余的一些资料就像枝桠一样像外扩伸。这样的课前预习形象、简单、明了。
        (2)课中学习阶段——添加枝叶
        课堂的学习是学生和老师的主要战场。战场之中,教师即为将领,学生即为军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分别讨论一些相关性的问题,制出一些大纲,最后老师再将问题补充,使学生的思维图更加完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导图大树制作完善。教学质量也大大提升。不同的小组所制作的“大树”是不一样的,不同程度的内容结合,连接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导图就如同大树上的枝桠,将不同的叶子串联在一起.虽说老师是主导,引导学生去学习,去画他们的思维导图,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学生做的思维导图反而比老师做的更好,更通俗易懂。
        (3)课后拓展复习——大树的根系
        日常的学习中,复习是成功的重要法宝。思维导图的简洁明了,让学生能迅速抓住主体,明白精髓所在。例如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书上讲了很多操作内容,但总结下来就是计算机语言,这就是所谓的“精髓”。根系孕育着树上的生命,思维导图就像充满着生命力的根系,让知识变得活起来,动态化的展现所学内容。留白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知欲。填进去的知识和内容,将思维导图变得更加完善。大树根系一般的思维导图滋养着树上所有的树叶、枝桠。孕育着简单明了的道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概念,结合了大脑各部分的工作能力。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提升我们大脑的能力,使的大脑变得更加的具有“弹性”,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渗透思维导图的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2]蒋志花.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99.
        [3]窦桂红.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