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素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赖燕玲
[导读]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赖燕玲
        福建省平和县文峰学校 福建 漳州 363704
        
        摘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并且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既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速教与学行为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实现学生情感、意识、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素养。
        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培养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内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探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素养也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探究与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素养?
        什么是素养?到目前为止,未有一致的定义。关于素养的探讨一直在进行,有人认为“素养”是人的先天素养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能力、观念和思维品质等,是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用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话说:“素养”就是把所学的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小学生的素养包括观念、意识,还包括思维、理解、交流、运用等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发展。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着教育教学,不仅打破了原始的传统教育理念,也重塑着一个开放创新的新型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校教育现存的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加速教与学行为的转变,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素养,是我们教师所应该研究、思考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提升学生的素养呢?下面浅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情感
        信息中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对喜欢或者钟爱,首先要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正所谓,来自于生活,到生活中去,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就有了点燃的火种。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能在未来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要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是连接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的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而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前提。只有从学习中、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才能更好的进行思维、理解、交流、解决问题。而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信息、PT课件、微课视频等,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更具形象性,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程的意义》时,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呢?我通过研读教材,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围绕着“一杯水的质量”发生的一个故事,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借助天平这一直观的载体,用天平的状态引领学生把关注点转移到天平左右两边质量的关系上,进而用语言描述、符号表达。

这正是建立方程模型的最佳途径!那么这个故事怎样呈现更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思考呢?如果仅仅是看静态的图片显然不够,于是我把这个情景用微课的形式做成动画,让学生在看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生便会自觉地把目光关注到天平的状态上,两边的质量关系便能自然地出现。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意识
        小学生的素养中,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感、符号意识、应用意识五种意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更好的培养学生以上五种意识。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来在传统课堂上无法呈现的,利用它,都可以很好的呈现出来。例如,在中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图到数、图到符号,图到空间思维的转化、类推、归纳,从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例如,低年级教学数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PPT制作,从形象具体的东西,如鸭子、苹果、汽车等等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东西的呈现,让学生慢慢认识数,这个过程,利用
        PPT呈现的量可以大、速度可以快,学生可以在40分钟的课堂上接受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多的信息,从生活实物中慢慢抽象出数来。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微课,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观看实验过程,让学生形象生动的体验了三角形稳定性的论证过程。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深入挖掘教材,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探究,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计划,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模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应用软件得到开发,其服务功能越来越细微、精良,服务于教学的软件亦是如此。例如:针对教学“印天”电子白板画图软件,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怎样画出三角形的高,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这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发挥重要的作用了。我们可以让学生使用软件中的画笔,先找出图中三角形;然后教师运用绘图工具中的“平面图形一直角三角形”的绘图工具进行高的作图演示。这样的教学摆脱传统教学中三角板+粉笔的演示,方便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形象直观,学生目了然;教师演示完后,让学生亲自作图操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利用画图工具在PT当中直接画图,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摆脱直尺、铅笔直接画图。这一过程是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与展现,同时也是四年来积累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次展现。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交流,可以弥补以往单用口进行的交流的不足,甚至用口无法实现的交流得以实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画高时,学生操作画高的过程“五花八门”,会出现各种不一样的画高过程,如果我们能利用通过ipad轻便、灵活、携带相机功能的特点,把它带入课堂,视频记录学生画高的过程,把班级中学生画高存在的问题过程进行记录,让学生观看操作中易错环节并能加以纠正,突破的传统教学中只看到画高结果而不能看到学生画高操作过程错误的情况,使得学生在画高操作中盲目、没有方法的过程得以暴露。这一过程是交流方式的种提升,通过交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辨别、比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利用课堂生成来升华课堂教与学。
        总之,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我国教育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与模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教学观念、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确立信息时代的价值观念,把它们熟练合理的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