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丽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 海丰5164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需要做好阅读教育,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加快学生综合性发展。不过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育相对较难点,学生的学习思维与语言能力还未健全,加强传统化的教育策略,导致阅读教育效果不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积极提倡自认为教育理念,而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这里就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做研究,并提出策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阅读教育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一部分,在学生发展时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阅读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思维,也能够对正常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思想起到教育推动作用,阅读教育也将成为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发展奠定重要的力量。
1目前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的内涵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施行自主性阅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以后,就提倡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转被动为主动。开展自主性阅读将以兴趣为引导,更注重学生思维与认知的发展,教育也将更主动,能够提升阅读效果与学习能力;其次是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育中学生将收获很多的知识,既可以拓宽自身的事业,也可以为自主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生活与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研究
2.1被动教学,缺乏主体要求
我国新课标教育改革就明确支出教育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难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采取被动形式教育,很多学生都缺乏兴趣,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去感悟,这也导致小学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感悟文章能力,而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过当前的小学阅读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教学往往采取被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会在课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引导,,如引导阅读,引导问题启发等,从而揭示出阅读的最终目的,但是这种教育方法以教师的思想来做引导,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反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难以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2教学形式陈旧,无针对性
就目前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育大纲要求进行课题设计,并沿用老一套教育思想,既没有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容易忽略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常用的语文阅读教学就包括如教师的灌输式教育,引导阅读、引导提问并解答,此外通过简单的多媒体内容做情境创设等,这些手段都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尤其是在对于问题的延展性上,很多都没有重点切入,教师也仅仅只是点拨,并没有做出合理科学的引导,因此在阅读教学生中学生都很难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向,教师手段也不够新颖,学生在课堂缺乏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3.1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增强学生阅读质感
有句老话说的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学习也如此,突出兴趣因素,那么学习也将变得轻松,容易。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应该基于兴趣出发,在阅读品类、内容选择,多元性上做优化,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质感,提高阅读效果。因此,展开多元化阅读教学就成为施教的的关键。
(1)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大中小学被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让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更生动,活泼,保障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兴趣的选择。尤其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授课中可以展示丰富性的声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关注,同时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打破传统教育的僵局。就比如说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学生对于蝌蚪的认识停留于电视,动画,很难将蝌蚪与青蛙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导入青蛙的科教视频,让学生对青蛙与蝌蚪的关系有所了解,以增强学生兴趣,从而推进学生学习。
(2)积极开展小学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非常常见,这种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效果,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师生或者同学间的合作开对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索,从而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完成一些复杂,艰苦的任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引导,并给于相应的帮助。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将被提高,同时交际、表达能力都能获得增长。
(3)引入角色扮演教学,丰富阅读内容,突出阅读质感:可以说学生对于阅读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都是非常喜欢的,一旦感兴趣,学生会反复的阅读,并投入感情与思想去幻想发生的情节,甚至崇拜其中的人物,这在学生中非常常见。因此在阅读教育中,就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展开更进一步的阅读教育,提高阅读的效果与质感。如在教育中以兴趣为切入点,选择学生喜欢的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体会,并发表对文文章的感言。然后对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尤其是一些丰富性好,角色配置佳的文章,在开展角色扮演阅读时,学生的主动性都将被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好。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时候,就是就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来演绎文中的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火神等角色,让故事火起来,同时表演也推动教学高潮,真正加快学生发展。
3.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阅读量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书本阅读材料是不够的,内容量少,素材空间也不足,很难对学生整体阅读空间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阅读教育中就需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来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量的提高,要选择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同时也要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同时题材、类型应该保持多元化,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书籍推荐,或者在课下生活中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多不同的书籍展开讨论,并介绍阅读的内容,并就精彩的段落、感兴趣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在课堂中与师生分享,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为了让阅读更好的适应教学,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教师还可以专门在班里建设一个小图书馆,教师提供一些书籍,学生分享一些书籍,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书籍阅读,既能够保障阅读的丰富性,也能提高最终的学习效果。
3.3做好阅读性引导,培养学生优良阅读习惯
1.略读。在传统的学生阅读中,大多数学生都停留在略读阶段,也就是进行单纯阅读,明白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故事情节。读通,是阅读的第一步。因此在略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章阅读通顺,对陌生的字词,以查字典的形式进行标注,力求文章的读通。
2.精读。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作者简介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将其与文章内容全面结合,或者是分析文章中的重要字词,从而深入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快乐,学习知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提高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代久久.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21(08):59-60.
[2]葛春燕.阅读与悦读——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清风,2020(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