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3期   作者: 崔艺馨
[导读] 现阶段,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输电线路项目进场开工阶段
        崔艺馨
        国网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现阶段,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输电线路项目进场开工阶段。由于各类因素而诱发的安全风险,影响到施工场地作业工人的个人安全,如此便会拖慢施工进度,增加各类资源成本的投入量,最终影响到施工企业的资金收益以及社会形象。因此,作为输电线路项目的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工阶段,务必要正视安全风险管控这项工作的关键性,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到及时察觉安全隐患,随时选用具备实效性的措施将相应的问题处理好,以防止小问题变大事故,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鉴于此,本文主要以输电线路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从此项工作的关键意义以及特征出发,围绕输电线路施工内容,针对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中常见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如何提升管理控制效果的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电力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变化的新要求,所以必须将旧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更新。但是,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气施工具有极高的危险性,所以,必须对架空输电线路电气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1输电线路施工内容
        (1)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指的是杆塔放入到土层下方的部位,施工目的是杆塔稳固的埋放在地下,不会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下沉、倒歪、形变等情况。(2)输电线路的杆塔施工环节,其目的在于支撑输电线路,在实际开工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思考输电线路的整体受力情况、杆塔外形结构、杆塔的构成方式等若干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提升杆塔施工品质。(3)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全部的开工准备工作:将需要放置在杆塔上面的输电线路与导地线接承接在一起;随时观察线路的张弛度;加装输电线路的辅助零件;做好紧线工作。(4)输电线路的维保检修工作,指的是输电线路施工项目中的维修技术人员,在施工阶段对输电线路做出的巡检与维保工作,其目的在于随时察觉故障问题,立即处理相应的问题,用以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使用。
        2管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作业质量的作用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大多处于户外环境,这里的气候变动性大、方案设计不当、施工前没有重视技术交底、很多技术应用水平低,加上施工人员不具备很强的能力,这些均会降低电力施工质量。故而,借助管理技术可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规避施工中潜在的影响因素,预防施工变更,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率,使工程能够为电力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电力企业的稳步运转。可见,管理控制对架空输电线路的正常施工极为关键,施工单位应当认清该项工作的意义,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形,提出可靠的施工管理方案,确保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可以处于动态的质量监管下,达到满意的施工质量。
        3目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3.1施工管理方案不完整
        在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中,在实际的施工启动前,普遍未能全面制定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案,一般为边施工边制定方案,因此,给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规范操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由于没有明确的管理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思想散漫导致缺乏安全底线思维,导致各类安全隐患频出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给项目的安全生产、进度管理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3.2施工安全管控制度方面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针对输电线路施工项目而言,这类工程项目在进场开工阶段,经常会在野外或者是高空环境中完成相应的施工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施工项目的危险系数,因此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特别重要。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在输电线路施工项目实际开展期间,经常会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缺少责任意识,从而不能保障施工安全,影响到相关企业的各方面效益。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关键性,从而没有在输电线路施工前,委派专人到施工现场开展实地调研工作,致使企业没有预先制定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使得项目开工阶段,不能为施工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落实提供参考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因为场地工人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责任意识差以及没有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落实施工内容,而导致施工场地安全事故频发。
        4提升输电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效果的有效路径
        4.1建立系统性的施工管理机制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研究发现,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建立系统性的施工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项目建立系统化的施工管理机制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首先,就需要对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当地劳务人员进行严格的按章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提高项目整体效益;其次,在项目施工管理方面,要严格控制各项经费的支出和各类资源利用,可以借助各类工程管理软件来完善施工管理机制。最后,对参加项目建设的全体工作人员制定公平公正的奖励惩罚制度和措施:对各项工作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形式多样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工作态度不积极甚至恶劣的人员给予惩罚甚至劝退。基于上述几个方面,项目可以初步建立系统化的施工管理机制,并能够让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4.2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施工的安全性可以通过风险预警来提高,很多工程在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时会设立目标、准则以及操作层,并将工程的安全情况作为预警对象。预警指标体系不同于风险评价指标,其重点需要提前进行预防,从风险源头制止危害施工安全的风险发生。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时,可以从施工人员、环境这两方面入手。其中人员预警指标可以从行为安全以及状态安全两方面思考,而环境可以从施工环境以及地质环境两方面思考。
        4.3做好防控预案、排除危险源
        环境的危险因素是由人和物构成,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危险的发生概率和发生频率。管理缺陷是造成输电线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要在施工过程中,将环境的危险因素一一分析,确定危险源,采取相关的有效预防措施,安排合理的防控预案,排除危险源,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概率降到最低。
        4.4健全施工体系,精细安全管理
        一套完善的施工体系,除了能够提升架空输电线路整体的施工效率,减少建设时间外,同时也能够确保作业人员在各个施工环节中规范、安全地操作。一是企业需构建内容细化、职责明晰的责任制度体系。在输电线路搭建时,施工人员要了解详细的操作手法、流程。成熟的施工体系,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加地协调、配合,同时也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提高个人的素养。二是施工企业应当对内部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向全体施工人员讲清楚架空输电线路在施工中潜在的安全意外,要让施工人员心中有所知,思想上有所准备,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
        结语
        要做好输电线路工程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管理的所有因素提前识别并进行控制,即全面管理提倡的通过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来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张超,李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风险和安全技术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9):182.
        [2]林宗锋.浅谈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20):45.
        [3]李福志.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J].机电信息,2019(35):40-41.
        [4]陈强.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