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健
国网康保县供电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6600
摘要:城市用电量需求的不断提升是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活动加快的必然结果,为应对人们在电力使用方面所提出的新时代要求、实现电力行业反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电力系统必须尽快完成自身的优化升级。文章对电力系统中现有的自动化应用的情况进行介绍,以便今后探讨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引言
电力行业是关乎着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在社会各领域的建设之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居民的商业、生活行为也愈发频繁,电力行业面临着来自21世纪的全新挑战。为迎接新时代的用电挑战,电力系统如今已初步实现了自身的升级迭代,在客观上向着更加优秀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式迈进,但通过分析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供电现状可知,电力行业在满足国家用电需求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电力行业亟需建立优质、高效的电力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其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哺性作用。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特点概述
1.1自动化电力系统结构
从结构角度而言,相比传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内部结构简单,一些多余结构逐渐删除,电力系统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管理更加便捷,且管理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为提高电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了保障。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充分发挥出自动化电力系统的既有价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动化电力系统增加了大量调节环节。因此,为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需加强电力设备运行高效性和稳定性管控。
1.2自动化电力系统智能化运行
近些年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更是发展迅速,并迅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推广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实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操作。电力系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程序控制实现电力系统各个设备的自动化操控,从而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进而有助于电力系统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1.3一体化操控
电力系统操作方面,因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了一体化操作,对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和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电力系统操作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对操作流程进一步优化,以此减少人工操作难度。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了故障自动化监测、故障预警等,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性。
1.4功能多样化
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体现了多样化特点,且在电力系统中合理运用多种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测水平,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潜在故障问题或者已经发生的故障,便于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故障,从而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调控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优化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调控水平和效率。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具体应用
2.1在电网调度中采用自动化技术
目前电网构造比较复杂,要想提高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就应该在电网调度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该应用程序基本上使用计算机、网络、巡逻等技术自动监控用户的电力状态,摒弃自动故障诊断和手动监控模式的传统,实现网格调度自动化。目前,中国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实时图形、安全警报、大型电网综合建模等多种功能。
通过网络连接到计算机后台数据库,实现自动限制。智能控制系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监控电网运行,实时收集和处理监控相关数据,有效评估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并且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特别是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可以利用经济调度技术更有效地交换信息,减少问题出现的频率,可以在问题产生之前进行及时的制止。与此同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通过数据的监控,可以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于有问题的数据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制止,防止事故带来的损失。
2.2变电站自动化
根据我国的发展和变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的规格越来越大,一些小型的变电站在解决电力系统问题时并不及时,而且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提高变电站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对变电站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让电力项目都能正常进行。这种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合理运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变电站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技术的改革。结合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可以对变电站数据进行综合的管理,进一步稳定电力系统运行。
2.3电力系统运行保护中的应用
因为电力系统经常因为设备老化和自然灾害的原因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备就会迅速地进行自主动作来中断故障,阻止故障扩散,并且要确保在非故障点才可以继续工作。同时,对于行为异常但不必断开连接的设备,断开设备的连接会直接导致系统波动并降低稳定性,继电保护起传达信息并自动决定是否使用该设备。随着社会进入新的工业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电力系统对数据的要求也不断增高。
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远程化发展
以往我国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操作范围非常有限,其所用的硬件平台通常为工业计算机与扩展测控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其不具备良好的远程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操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掌控与管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言较为不利。目前实践中已出现部分电力系统远端操控平台,尽管其发展并不完善、流通程度较低,但不可否认移动终端在提升电力系统管理水平方面的优越性,该种远程控制平台在优化操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控制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节省硬件平台空间,因此远程控制平台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升级的必然方向。
3.2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是自动化技术最核心的关键性要素,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未来发展中必然将会应用到更多的人工智能(AI)技术,继而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智慧思维能力,而该种思维模式对于实现电力系统稳定、科学、安全的运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AI是计算机技术的分支学科,现今AI技术已经充分应用到了我国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低端的低智能家用电器到最新的交通违规人脸识别,AI都在发挥着充分提升原有工作效率的积极意义。
3.3现场网络控制技术
现场网络控制技术可借助现场电子仪表等设备实现与控制中心的数据连通,是数据传递最主要、最快速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借助网络实现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进而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该种技术可以使所有具备网络数据传送能力的电力设施之间构建起科学和谐的数据网状结构,实现多节点的数据互通需求,对加快组成结构复杂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活动日益频繁,社会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来自新时代的重大挑战,如何提升供电质量及供电稳定性成为了如今电力行业亟需思考的关键性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步致力于“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并以低成本争取高利润。
参考文献
[1]丁韬.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2):65.
[2]童雪桥.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6):155.
[3]任翔.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1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