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勇
云南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昌宁分公司,云南昌宁678100
摘要:本文重点将电力工程视作分析主体,明确与之相关的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对策。结合电力工程介绍电力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展开合理的判断,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对策
二十一世纪,国家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民众对于电力需求稳步的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国家也开始将电网改造工程计划逐步推进,为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1】。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验、技术等多个方面缺乏有效的积累,加之配网电力工程实践操作中存在着部分技术问题,使得施工安全备受影响。
一、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概述
外力影响下,技术问题反映出来,这对于电力工程的正常投入使用十分不利。技术问题多是在电网改造之后,某些区域多是架空线路为准,但自身传输问题呈现出来;此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引线问题日渐显现,若是未能合理的处理,将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合理,导致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面临着较多的阻碍。
闪络放电问题严重。设备需要承受着较大的工作电压,但是由于绝缘设施会在空气环境之下暴露出来,所以承受着极大的考验。在运行的阶段,伴随着时间的逐步延长,污垢沉淀会越积越多,在环境变化恒定规律的影响中,闪络放电问题随之出现。此外,沉淀下来的污垢量在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能让绝缘性能明显下降,若是遇到异常天气,如雷电天气,闪络放电的情况十分严重。一旦出现该类情况,便会直接的影响到用户们的正常用电,严重时还会引发电力事故。
过电压问题。过电压问题一旦出现,便会直接的影响到供电性能,比如设备承载工频电压伴随着时间逐步延长的时候,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共同作用,加之配电网设施不完善,具体的爬坡距不到位,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2】。在配电网电容电流超出了额定值之后,很容易产生4倍相过电压,结果就是威胁到电力设施的安全,特别是在此类情况下,还会遭遇异常天气,从而耗费巨大的抢修成本,难度也会随之提升。
二、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对策
首先,需要适当的优化配电网结构。依照国家当前对于电网优化提出的严格要求,应该对供电电压的等级逐步简化,针对于配变容载比合理选择。通常来说,可以适当的借助降压的手段,将相关的问题加以处理。在降压的时候,可能会让电能有所损耗,特别是运行不畅和遭遇阻碍的时候,距离越远则传输中的浪费问题会越明显。除了对矛盾问题进行处理外,还应该对用户的配电情况予以判断,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在变压器上进行科学配置,也就是在变容载比上,落实好科学的选择和有效的控制。此外,还需依照当前架空线路的基本问题,更改新型电缆,为电力供应提供可靠且稳定的条件。在改造的时候,需要对用电线路展开科学的规划,方便提高安全控制的成效。
其次,积极的处理闪络问题。需要及时的规避设备所受到的影响,同时全面的分析局部断电的情况。需要对闪络现象的背后原因加以分析,寻找到可靠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应该依照问题分析的过程,在绝缘设备中适当的增设防污罩和吸湿设备等,营造出相对理想的运行环境。面对雷击这种特殊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避雷方案,对于雷电多发区域,应该重点预防到位【3】。
第三,选用对应的联络开关,以便起到理想的保护效果。通过科学的使用联络开关,促使着断电造成的损失有效的降低,控制大范围内用户们的损失程度。
根据当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可以考虑选择柱上式SF6开关,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它的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寿命长、性能优等特色,在自动回复供电能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缩减了停电范围,也让停电产生的损害得以控制。
第四,在管理的角度上分析,需要将安全电力系统运行视作主要的目标,在管理结构、人员配备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等不同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比如,借助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影响力,设置出专门的培训课程和实操训练活动,通过相应的管理软件,确保管理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强化工作的基本效率和质量。也可让管理智能化和配网自动化有效配合,同时强化检修和维护工作的力度。
三、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对策
(一)应该重视防雷击举措
首先,需要将避雷装置和绝缘装置等及时的设置到位。避雷装置能够适当的强化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防雷能力,绝缘装置则可以保证输电线路运行阶段的安全,接地装置可以适当的导引雷电,减轻其对于设备和线路构成的影响。通过将三种装置设置到实处,对于电力系统检修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营造出相对安全且合理的作业环境,促使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为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条件【4】。
其次,结合目前技术应用水平分析,在新型技术的利用之下,三种装置的应用更加的便捷,作用和效力也得到了稳步的提高。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能让电网安全运行,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也可安全可靠,符合经济适用的标准。
(二)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线路管理上,依照架空线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分析,应该将野外作业环境详细判断,方案的设置需要重视传输电能的情况,明确环境和干扰因素的存在。对通电运行中的短路问题,应该及时的预防,针对性的检查线路的交叉状态。此外,还需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实践加以验证,按照讨论的结果,落实好线路组装和安置,比如绝缘子的安装,就应该符合防雷标准。
其次,杆塔管理中,应该重视架设的稳定程度,分析底部埋深和强风的影响趋势等,需要重视多项加固标准,运用科学判断标准分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现场管理要领,特别是施工准备阶段和竣工时,均应该做好科学的分析,如地锚和抱杆等的布置情况,进行详细的核查之后,才能让其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
变压器管理方面,应该关注中转变技术应用,在实际操作的阶段,需要关注专业化程度。安装前的调试和模拟至关重要,荷载大小的评估是基础性的工作内容,同时还需了解变电操作情况。技术人员应该持证上岗,将在线监测落实到位,确保基本状态更加的安全【5】。自动化改造之后的技术应用,需要在多个结构中加以实现。比如开关控制就至关重要,需要确保隔离、自动监控等作用正常发挥,保障施工完成后的应用质量。
四、结语
国家电力事业呈现出稳定发展的状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身的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结合配网电力工程来说,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技术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较多,同时施工安全也是基本内容。应该结合目前的基本情况,遵循着实事求是的具体原则,从具体情况出发,分析技术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科学的方式合理应对。施工安全上,应该对防雷措施完善到位,通过技术与管理措施来强化,保障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刘沁.基于深度学习和聚类算法的电力工程建设数据分析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21,29(03):27-30+35.
[2]何涛,王雨馨,周瑞朋,黄浩衡.基于无线传输的可视化电力工程管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18(12):76-81.
[3]李斌,马超,常增亮,高兴国,曲萌.基于Trimble GNSS系统的电力工程测绘内外业一体化作业[J].测绘通报,2020(12):164-166.
[4]吴子帆.变电站工程电气设备基建生命周期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66-67.
[5]秦龙.电力工程建设企业设备物资采购招标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0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