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一体化调度中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3期   作者:孙爱柱
[导读] 为了解决电网环境下电力危险点的异构检测问题,提高动态节点有目的的调度分配
        孙爱柱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        024000
        摘要:为了解决电网环境下电力危险点的异构检测问题,提高动态节点有目的的调度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电力调度的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根据Hadoop架构的权限属性,将电力传输客户端和SOA电子标识元素连接起来,完成综合电力调度平台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想化的动态多径信道。通过监测危险点结构的位置信息,验证检测节点的物理从属位置,完成综合电力调度中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SVG检测技术相比,该检测方法的动态PCA指标最大值达到85.3%,电力危险点的异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有效解决了电网环境下动态节点的有目的调度和分配问题。
        关键词:一体化调度;电力危险点;动态检测;Hadoop架构;传输客户端;SOA识别元件;动态多路径;监听定位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综合电力调度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在Hadoop架构的支持下,遵循组织节点监听定位原则,连接送电客户端和SOA电子识别组件,实现关键检测位置的查询和认证。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检测综合电力调度中的动态危险点,检测效果更好。
1综合电力调度平台设计
        本文设计的综合电力调度平台包括Hadoop架构、传输客户端和SOA识别组件。
1.1Hadoop平台架构
        Hadoop平台是综合电力调度平台的基本应用架构。它由物联网、调度集群、采集设备和调度节点组成。
综合物联网由电量采集设备和调度节点组织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收集微服务和调度微服务[3]。当大量当前信息入侵集成平台时,所有的微结构同时与Hadoop主机建立物理服务连接,在Mysql和SOA组件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结构实体中的数据传输行为始终保持不可逆的连接状态[4]。
        综合调度集群作为输电、节点存储等微服务的上级分布组织,在执行危险点检测指令的同时,具有调整Spark和集群结构的物理能力。随着电子传输数据总量的增加,这种调整模式逐渐从静态访问模式转变为动态访问模式[5]。
        调度节点只加载智能数据分析和动态危险点检测,而在指令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子参数分布的平均程度,关联设备总是命令集成节点的迁移和动态节点的排列移动[6]。
1.2电量传输客户端
        输电客户端由Hadoop平台端口、综合调度端口和动态危险点感知三个物理结构组成。
        Hadoop平台端口负责连接更高级别的检测框架结构,包括各种类型的电力应用组织。检测到电网环境中的动态危险节点后,会发布大量的接线调整指令,供下级检测设备直接调用[7]。
        综合调度端口负载位于Hadoop平台端口的下部,由电力服务器、检测服务器、电力数据传感和电力信息调整四类设备组件组成。前两者通过电子传感装置与检测控制器物理连接,负责接收和发送送电数据;后两个系统借助电子传感装置,与动态调整设备建立物理联系,负责危险点检测指令的传输和存储[8]。
        动态危险点感应装置位于输电客户端的底部。在实施一体化电力调度流程时,不断提高节点组织的动态关联能力,直到核心检测主机中的PCA指标不再变化。
1.3SOA电子识别组件
        SOA电子识别元件通过感知动态危险点调度行为连接到集成平台组织,由领导芯片、识别电阻、蓄电池、端口节点、计数器和控制开关六类设备体组成。
        SOA芯片是电子识别组件的核心结构,负责电网数据的集成和处理,可以为分散的电力节点分配相同的动态属性[9-10]。识别电阻的平均电阻值大,承受供电传输过程中的额定电压,缓解危险点组织中的储能压力。蓄电池负责存储传输的电子量,并具有快速充放电的能力,直接执行核心测试主机发送的动态调度指令。

端口节点包括客户端节点,
        Hadoop节点有两种,只有连接电源检测设备的能力。控制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直接影响计数器的传输容量。计数器负责统计SOA电子识别元器件中的总电压数据,并将最终的数值结果通过输入通道导入到核心测试主机中。
2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
        在综合电力调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多路径、危险点结构监测定位和节点位置认证的处理流程,完成了一种新的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的设计。
2.1动态多路径的建立
        动态多径建立包括功率请求判断、调度反馈和综合连接三个过程。当一个动态危险点在电网一体化环境下发出连接请求时,核心检测主机和用电客户端共同接收用电数据信息,然后确定Hadoop平台的初始化位置,再通过SOA电子识别元素的方式释放蓄电池中累积存储的当前数据[14]。动态路径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的危险点。随着测试主机组合的权力组织价值不断提升,SOA识别元素可以与Hadoop平台建立自己的物理连接,而正反馈节点作为两种不同的渠道组织,分别依附于集成平台的前端和后端。在累计电压达到额定传输标准后,这两个调度机构同时断开与测试计算机的物理连接,从而满足电力数据的存储和应用要求[15]。综合连接是电力请求判断和调度反馈行为的补充实施条件,不需要其他电力部件的协助和配合,只使用一条动态路径作为原始参考结构,通过多极化合作建立完善的动态多路径传输组织。
2.2危险点结构的监测和定位
        根据核心主机中电压数据的具体隶属类别,危险点结构的监测定位可以制定不同的检测指令传输方案,确定目的节点位置与初始节点位置的物理距离[16]。在不考虑其他扰动影响的情况下,危险点结构的监测和定位只直接受到动态功率系数和集中调度指标两个物理量的影响。
2.3检测节点位置认证
        检测节点位置认证过程完全依赖于综合电力调度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输电客户端、SOA电子识别元件等设备的配合,采集整个电网环境中的动态危险点组织,完成电气信息参数感知,以达到检测和应用的目的。为了避免无关电量信息对动态节点的攻击,待检测位置不具备定向迁移能力,随着电力数据总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未被占用节点的监测定位操作也会发生变化。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一系列相关的动态节点访问和退出必然会导致电力数据物理存储值的变化。
3实验分析
        为了验证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在综合电力调度中的实用性,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在常规电网环境下,选择执行状态相对稳定的部件作为实验对象,配备SVG技术的计算机作为对照组检测主机,配备动态处置法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组检测主机,分别记录给定应用时间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指标的具体变化。
3.1实验环境
        在实验检测过程中,通过人工干预不断改变调节按钮的访问状态。确保显示值趋于稳定后,连接其他实验元素的测试数据。
3.2动态主成分分析指标
        动态PCA指标对电网环境下动态节点的有目的调度和分配能力有正相关作用,即随着动态PCA指标的增加,电网环境的调度和分配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反之亦然。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实验组的动态PCA指数不断增加,而对照组的动态PCA指数前期不断降低,后期逐渐趋于稳定。从数值上看,实验组85.3%的极值远高于对照组51.5%的极值。
3.3电力危险点异构化分布范围
        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功率危险点异构化分布范围在100分钟内的具体变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的电力危险点分布范围曲线始终位于实验组曲线的上端,两者相差近30%,证明在电网环境下,动态节点的有目的调度和分配的现状有了明显改善。
4结束语
        电力综合调度动态危险点检测方法以SVG检测技术为基础,结合Hadoop结构,通过建立多路径组织来验证节点的真实检测位置。从实际出发,有可能动态PCA指标增加,电力危险点分布范围同时缩小,妥善解决了原有电力危险点异构化检测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弦,廖荣涛,查志勇,等.云平台下电力系统能量备用实时调度模型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2):175-178.
[2]鄢发齐,王春明,窦建中,等.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电力调度语音识别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2018,25(10):920-923.
[3]侯贸军,罗春辉,武学伟,等.计及PEV聚合器的含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AGC调节功率的协调调度[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1):6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