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碧敏
广州增电电力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300
摘要: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预结算工作是对电力工作开展过程中费用的计算过程,然而受到管理制度、工程变更、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工作效果不甚理想,预结算准确性大幅下降,不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给电力工程项目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影响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尽量缩小预结算的误差,促使预结算结果得到科学使用,以便于严格控制电力工程的成本造价,为工程项目的稳定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策略
引言:通过对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工作质量较低的现象屡见不鲜,归根究底在于相关单位及人员对预结算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预结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最终造成了预结算准确性大打折扣,进而引发了工程造价失控问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必须要摒弃传统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到预结算工作的重大价值,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利用审计手段保证预结算的准确性,在此情况下电力工程资源利用率将显著提高,浪费现象得到有力遏制,对于电力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影响电力工程预决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我国用电户数量十分庞大,对于用电服务的要求与日俱增,供电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加,加大了系统故障风险,影响了供电服务能力。为了降低系统运行负担,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电力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工程建设阶段,影响其质量和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预结算准确性,电力工程项目所有阶段和环节中发生的成本费用都要纳入评估和审核,对于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而言,影响电力工程预决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下面几点:
1、管理制度因素
现阶段,缺少健全完善的预结算管理制度是电力工程的通病,现行制度中没有对工作内容和流程予以详细说明,科学进行工作职责的分工,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己的责任缺乏准确认知,预结算工作的交叉和遗漏频繁出现,所得到的数据信息不够完善,计算结果产生的误差就会超过规定范围,给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的发挥制造了障碍。同时,缺少独立性较强的监督审核机构对预结算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严密监督,严格审核预结算结果,使得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2、工程变更因素
众所周知,工程设计的变更会引起工程量的变化,甚至会延误工程进度,危害施工质量,对预结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而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因为各种因素造成的变更时有发生,如气候环境骤然改变,原本的设计方案不再适用,不得不进行变更,预结算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变化后的工程量重新进行核算,误差变得愈发难以控制,预结算结果的准确度有待商榷,极大的制约了工程造价管控目标的达成,电力工程将会面临更高的经济风险,相关参建单位由此蒙受了巨大损失。
3、人员素质因素
考虑到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的专业性较强,所得数据的指导价值较高,在多个环节中有着重要应用,因此理应交给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人员负责实施相关工作,以此来保证预结算的准确性。但是当前有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待岗位工作的态度比较敷衍,不能够认真仔细的审核电力工程建设阶段每笔费用的支出,与票据凭证进行核对,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来获取、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致使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相关工作的开展因而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提高电力工程预决算准确性的策略
1、提高重视程度,培养优秀人才
要想切实保障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质量,提高预结算结果的准确度,必要前提是提高相关单位及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安排专人负责对预结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可以对工作人员产生威慑力,使之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从事岗位工作,履行工作职责。与此同时,加强预结算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引入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定期组织在岗员工培训工作,确保预结算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先进,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可以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预结算工作,对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加以严格控制,为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开展贡献最大力量。
2、建立科学完善的预决算管理体系
电力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预结算工作本身有着不小的难度,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失都有可能会加大预结算结果的误差。保证预结算准确性要从制度体系的建设着手,电力工程建设单位要结合法律法规和施工要求完善管理制度,以便发挥对预结算工作人员的指导、约束和激励作用,使之树立风险意识,主动运用新技术,深入分析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不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需为每个预结算工作人员分配专属职责,让他们清晰认识到自己肩负着重大责任,通过制定激励与奖惩制度来提高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自我约束,防止违规行为出现,预结算工作将得以规范有序的开展。
3、减少预结算工作的失误
一旦预结算出现了失误,就会酿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加大经济损失,限制电力工程项目开展的脚步。对此,应该针对常见风险制定防控方案,减少预结算工作中的疏漏,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例如,对预算价格与施工合同上标注的数值进行核对,倘若二者有所差异,需要及时反馈,更改错误信息,提高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参照设计图纸,与投标清单相比较,将文件资料保存在计算机上,定期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给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在发生工程变更时,预结算工作人员要对变更后的工程量进行核算,防止产生遗漏,降低预结算工作质量。
4、强化审计职能
开展审计工作,对电力工程预结算进行严格的审核,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监督防控体系,解决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降低预结算结果误差,扩大电力工程经济效益。应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其他部门不得过多的干预,将审计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管理层,管理人员要共同讨论电力工程建设成本与工程预算差距过大的原因,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采取扩大宣传教育等手段,唤醒所有施工人员的节约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要主动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解答报表和方案中的疑问,在审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时主动接受,做出改进,以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较为繁多,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审计职能,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失误,是比较有效的应对之策,将会使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焕发出全新气象,工作效果达到最优水平,能够为控制电力工程进度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供有力保障,电力工程建设单位也能获得丰厚效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罗艳文.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7)
[2]孙健.改善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的有效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
[3]宋雪纯.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