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电网的县级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3期   作者:基于农村电网的县级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电力用户对电网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闫先强、姚振广
        聊城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清分公司 山东 聊城 2526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电力用户对电网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95598优质服务热线对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投诉率占比较高,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是广大农村电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网自动化,模式改革
        引言
        电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电力系统发展的规划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全球范围内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停电事故,根据美国电力科学院调查,电力系统停电故障造成超千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例如,2003年包括加拿大地区出现大范围停电,超过5000万人工作受到影响,有21间发电厂停电后关闭;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50年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巨大冲击。对负荷中心等部门来说,应聚焦于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大力发展局部地区对抗电网打扰动时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提升配电网系统可靠性尤为重要,对城市配网建设规划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配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在发电机组等发生强迫故障、停运等退出运行期间,为保证连续不断供电,电力系统应具有备用冗余容量,满足设备的经济性与技术性约束要求。需对经济性与可靠性进行协调分析,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灾难后果迫使加大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监管,保证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度维持在可控范围内。电力系统规划运行需要考虑元件故障不确定性特征。电力系统由大量设备、元件等构成,具有规模大、潮流非线性分布、故障点对系统安全运行影响难预测等特点,可靠性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各关键部门,工作覆盖设计等各管理环节。可靠性工作内容种类繁多,包括对可靠性统计、提高方式措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电负荷需求巨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负荷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居民用电增长快速,对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要求提高。过去国家对发电环节投入比重较大,导致对配电网不重视,用电负荷增加使得一些线路负荷增大,电力系统局部故障扩大,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
        2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农村电网结构的不够合理
        当前我县农村电网由于受改造资金等因素制约导致改造标准偏低,农村电网结构不够合理,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农村电网大部分配电线路依据自然延伸,供电半径大;供电导线截面偏小;供电半径大;电网中的线路缺乏互代能力;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分段少,没有形成“手拉手”供电,设备健康水平不高,这些会最终导致农村配电网故障频发,停电常常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线。这也导致农网优质服务投诉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急需提高。
        2.2农村电网老化,恢复供电速度慢
        虽然我县经过前期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但农村电网普遍存在设备老化现象,这导致农村电网故障不断增加。此外,多数变电所是农村电网改造初期所建,自动化程度低,无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电网实时监控、自动故障隔离、自动恢复供电、电网负荷管理等多种自动化功能低下,对农村电网内的数据采集、设备管理、停电管理、用电管理等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明显落后,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耗时长。采集数据、设备管理、停电管理、用电管理等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落后,发生故障后无法及时恢复送电。当农村电网发生故障导致跳闸时,只能通过人工巡视、检修,人工倒闸的操作才能恢复供电,维修耗时长,恢复供电速度慢。
        2.3农村电网维修设备和人员配备不到位,管理粗放
        近年来,电网设备超期服役,受结构性缺员影响,农村供电所维修设备和人员配备不到位,当农村电网发生故障停电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赶到故障地点,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就更耽误维修进度,导致大范围、长时间停电现象的发生。

农村电网维修人员技术技能水平也难以适应当下用电环境之需求。此外,农村配电网供电线路长,维护成本较高,地方经济发展缓慢。
        3对策措施
        3.1做好线路廊道管理工作
        首先应定期对线路廊道进行清理。其次,为避免线路廊道被村民种植高杆植物后引起矛盾,建议直接在廊道上种上油茶等矮杆植物或采取其他的有效防范措施。
        3.2配电网规划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电网运行质量,提高供电网可靠性
        实际工作中要考虑配电网情况进行改造,必须保证正确选取样本,配电网辐射范围较大,固化中采用不同改造标准会影响配网规划工作,配网改造中应合理控制与负荷中心的距离,借助负荷变化增大配电架空线路截面。采取措施保证电力设备质量,及时更换性能差的设备。配电网运行中应改进技术措施,更好地保证配单网规划改造工作顺利进行。采用信息系统对数据汇总,建立配电网规划模型,可以更好地观察规划中的不合理处。配电网规划中,需合理采用满足要求的设备,为提高配电网规划效果,应采取科学隔离措施,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的损失。
        3.3加大铺设电力电缆条数,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线路的可靠性
        加大铺设电力电缆条数是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线路可靠性又一个重要手段。电力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专用电缆。电力电缆可以埋设于地下,也可以敷设于室内,还可以在沟道、隧道铺设,电缆线间绝缘距离小,不需要安装在杆塔,占地面积小,基本不占用地面上的空间。电力电缆的适用性也非常广,不仅仅适用于农村地下电网、变电站引出线路、还适用于村镇内部供电等农村配电网复杂地形。
        3.4为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需充分考虑电网规划要求,保证其运行质量
        配网规划中应全面分析,按照不同地区配电网运行情况采取规划方案,采用相应配网方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无功补偿型配电网规划中应保证网络分布平衡性,配网规划中应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发现线路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控制线路问题。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应进行维修更新,经过地势复杂区域应采取措施保护隔离供电线路。
        3.5加强电网的改造力度,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
        加强电网的改造力度是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要从提高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入手,采购可靠、稳定、性价比高的供电设备和附属设施。推广各种免维护或少维护的供电设备设施,例如大力推广使用分段器、真空开关、自动重合闸等电力设备。这些设备不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而且可以打破各种供电设备到期必修的惯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设备检修周期。其次,要从提高供电设备相配套的各种附属设施的可靠性为切入点,在采购和新建时不仅仅要考虑到供电设备相配套的各种附属设施的性价比,还应该优先考虑到各种附属设施的可靠性。
        结语
        可靠性是配网系统的重要指标,目前采用可靠性方法停留于理论阶段,研究者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获得精确结论,但在使用中由于实际情况变化产生大量问题,存在数学模型推导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通过对配电网规划运行可靠性的分析,总结影响配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多方面原因,提出配网科学规划提高运行可靠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贺光辉.浅谈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及提高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87-88.
        [2]李齐森.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J].东北电力技术,2010,31(07):34-36.
        [3]路竹青,马晓峰,王宾宾.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农村电工,2018,26(0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