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3期   作者:乔俊斌
[导读] 配电自动化是结合先进的配电技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科学的管理
        乔俊斌
        国网和顺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中市  032700

        摘要:配电自动化是结合先进的配电技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下的一种新型的电力运行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电路运营的所需成本,达到最终节约成本的目的。配电自动化需要计算机的配合,在原本人工控制的基础上添加计算机自动管理。主要任务就是对电力流向进行控制,电力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然后精确的计算出电力消耗的能量。?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供电紧张局面的重要举措。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指的就是采用全新的技术来进行自动化配电,取代传统的人工配电的方式,而是以机器进行自动配电。电力配电自动化有助于降低电量消耗,从而缓解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的庞大需求。而采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就需要建立统一电网,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电网,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地区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以此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从而减少消耗,进一步提高供电效率。总的来说,采用电力配电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 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的分析?
1.1电力自动化系统
        所谓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就是摆脱了以往由人工控制的电力配电以及管理工作,通过将高科技和技术运用到电力行业之中而实现电力行业的高配置、低消耗和高质量,这是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最为基础的步骤,具体说来,就是将全国各个地区的电网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电网之间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信号的互相到达,在一个地区可以搜索到全国所有地区的电力使用情况和发展信息,而减少了人员的干涉以及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得电力的消耗达到最少而效率最高,这就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含义。?
        1.2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简要来说,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部分,主要包括配电SCADA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恢复和配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配电AM/FM/GIS应用子系统DMS这几个基本的系统,其中SCADA主站系统包括一台主机和几台前置服务器,当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前置机器里面的一台就会自动成为主机,从而保证电力配置的正常进行,实现配电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正常进行,在节省人力,运用高新技术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电力的最少消耗和最高使用率。
2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的建议
         2.1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科学规划         
        电力企业想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加强配电管理,就要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除此以外,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前期工作,如此才能是目标进一步实现,首先,在进行配电自动化普及之前,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方法与技术要有妥善的准备,人力资源以及资金需求都要到位,其次,集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要保证建设的连续性,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用电人群的需要以及用电地区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稳定进行,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
         2.2强化技术的研发力度
         电力配电的运作过程中,要想更好地体现自动化管理的作用,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不仅要从技术角度予以提高,还要确保应用此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运作需求,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作效率和应用水平。
         要想将这一设想落实到实践中,就要积极地进行资金投入,将技术团队的优势体现出来,不断地强化技术研发力度,进而间接地提升整体性的电力配电的技术应用水准,促使电力系统的运作可以正常的、稳定的进行,还会逐步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应用需要。
         在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研发的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还要本着服务人民的原则,凸显自身的技术能力,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作为最终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最终的研发成果更具科学性,更能符合人们的实际发展需求,最终间接地起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作用。
         2.3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展
         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着不均匀的形式,因此,致使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配电技术应用也极为不均匀、不稳定,那么,要想更好地顺应地域性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就要将配电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出来,通过高效的配电管理措施,为电力配电技术的应用营造良好的环境,而有关的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也要做好及时的检测和技术的更新工作,使配电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电力系统整体性的发展需求,最终也起到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的作用,为我国整体性的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通信方式的选择
         3.1电话线比较传统并且简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作业,适合较为低技术的配电系统,因为其性能稳定性较差,所需要的花费也比较小;专线方式的性能和稳定性上都较好,适应高水平的终端要求。缺陷是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必须配备专用的线路。
         3.2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两种。普通电台已广泛应用于负荷控制系统中,这种设备花费较少,很便宜,但是同时也无法有较强的可靠性。频点申请无委会控制较严。高速智能数传电台通信速率高,频点可复用,支持X.25协议,有路由选择功能和主动上报功能,但是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3.3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两种。光纤的特点是能够容纳较大的内容,并且对于干扰信号有阻碍作用,耗费量小,因此,其价格也比较昂贵。光端机方式适合容量大的站点,成本也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器直接置入配电终端内,并可以利用编码复用方式多个配电终端设备公用一对光纤,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另外,如果多膜光缆能够满足配电系统的距离要求,多膜光缆在价格上也更为能为大众所接受。因此,所以,参考以上有利点能够肯定光纤通信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应当大力推广并使用。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及其配电管理体系是当前发展中最具有科学性的管理形式,企业在提高配电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还为电能提供保障,打破以往的耗电形式,起到节能的作用也减少了资金。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促使电力配电自动化及其配电管理工作可以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大龙.试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1):60.
[2]梁世启.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24(10):156-157.
[3]钟怿维.浅析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95.
[4]李宗宝.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7(12):198.
[5]魏新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15.
[6]张占清.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7(11):3882-3882.
[7]]杨利,费作朋.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