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思品课教学体验中养成良好品德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上   作者:杨欣欣
[导读] 生活既是培养平台,又是检测手段。让小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的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多搭建平台,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发展认知,达到知、行一致。

湖南省新化县上渡街道铁牛小学  杨欣欣

摘 要:生活既是培养平台,又是检测手段。让小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的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多搭建平台,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发展认知,达到知、行一致。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生活体验 良好品德 形成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也不例外,也是基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无论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开放性还是实践性,都强调了良好品德形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都需要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培养机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践行能力。又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更离不开在真实生活的体验式接触中感受和领悟。因此,我们要搭建生活平台,让品德知识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上给予学生惠及,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下面,我以小学思想品德为载体,谈谈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
        一、让学生在唤醒的生活体验中培养良好习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经说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经历过的生活,作为一种经验存储于学生头脑中,如果我们能把这种经验唤醒,就能让学生进行体验。而唤醒需要外在条件引诱,教学时,我们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对接点,或者唤起的突破口,就能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唤醒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找触发点,唤起学生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寒假生活交流会》这一主题时,我们预先安排学生在家和家人逛花街、说照片,为家人做事情,参加游戏等多种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回忆和家人一起游玩、过新年、做家务、学兴趣班、课外活动等情景,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寒假生活的快乐,通过回忆交流,孩子们寒假的快乐与感动,感受生活化课堂的趣味,激发了学习兴趣。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养成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体验中培养良好品德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让学生把道德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进来思考体验,在判断中坚定自身认识,提高道德判断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采取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从自己角度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如在教学《我上学了》这一内容时,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自己的学校很陌生。在上课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的各楼层参观,让学生边走、边看、边听老师介绍。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认识了自己的学校,也知道了学校的各种制度,比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走廊上不能追跑等等。我还特地带领同学们看了学校评比橱窗,使他们初步体验到要努力为班级争光。这样,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才算联系生活实际教品德,培养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品德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快速适应学校生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打下基础。



        三、让学生在创设生活情境中培养良好品德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一)创设游戏活动情境。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特征,创设游戏活动情境,让他们在这种“玩”与学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中产生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我和大家交朋友》等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做“网小鱼”的游戏,游戏中,八个学生搭成鱼网,其他学生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学生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同时,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同学,提醒违纪的同学,从而让学生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悦。
        (二)创设角色扮演情境。所谓“角色扮演”,就是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景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使他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至于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这种活动形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三)创设德育故事情境。新课标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实际情况来看,儿童的生活经历远没有成人丰富,体验也不够深刻。曲折精彩的故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正好可以弥补儿童缺少某些生活经验的不足。故事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感人的故事中,颇能激发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利用故事和学生进行对话、探讨,可以借此提高其道德智慧,让孩子逐渐学会反思、内省,完成积极的自我构建。例如,在《我是中国人》这一内容时,通过讲述“炎黄子孙的传说”,使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使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产生景仰之情。同时通过小组故事擂台赛:我是华人我自豪,使同学们了解华人中的杰出代表,并能以了不起的华人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陶行知的“教学即生活”的理念是我们践行新课标的重要方法,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也就是“生活即教学”观点的很好落实。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品德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寓生活平台于其间,让儿童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学习感知,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体验,从而引导儿童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参考文献:
[1]吴记华,浅谈如何让思品课培养学生品行[J].时代教育,2017年。
[2]韩先稀,让品德融入生活 让课堂焕发活力[J].读写算,2018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