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李丽霞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上   作者:李丽霞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当前,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要求老师从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数学课堂的形势与氛围、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与关注点、学生自身的能力与发展这几个方面来深度剖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贵州省纳雍县骔岭镇海雍小学   李丽霞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当前,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要求老师从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数学课堂的形势与氛围、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与关注点、学生自身的能力与发展这几个方面来深度剖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在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过程中,关键在于抓住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缺陷和可以实现的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从知识的学习出发,真正落实好逻辑思维的培养与深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
        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环境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资源,让教师通过挖掘视频、画面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且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范视频,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教师所采取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是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技巧,却没有在小学数学教学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探究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想要参加的数学学习活动也不同,适应的数学学习方法也不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适合学生训练的数学活动。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数学教学方法与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
        1设置教学悬念,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还是非常足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师设置了一定的数学悬念的情况下,学生想在自身已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分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完全可以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往往需要紧紧依靠教材内容,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挖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数学知识。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课《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图形,并建立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本认识。教师可以提出教学问题“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需要用什么学具来证明”,并让学生举手示意回答。学生会积极借助手中的学习工具来拼、摆出正方形的形状,并思考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在亲自动手拼、摆出正方形的过程中,了解到“正方形的四个边是等长的,且四个角都是90度”等内容。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正方形有哪些,并举例说明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学生在借助学具来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该知识,让学生寻找是否有更好的认识正方形办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这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前进行备课,争取多的进行知识的拓展,增加其他方面的知识,促进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让学生积极的融入课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开始。


”课堂上重要的一步在于提出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好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愿意思考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除了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发同学思考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教学变得更有趣。
        3从方法创新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过程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辅助,数学学科虽然是需要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学科,但正是由于这种抽象特性,才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需要具体化、具像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是将数学知识的内在深层逻辑挖掘出来,将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行物化。这个具体化的过程,就是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培养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深化自身逻辑思考的过程。在实施具体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时,还要注重对于方法的创新与改良,让学习方法更加适用于数学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例如,关于“时、分、秒”的学习过程,对于这几个关于时间度量单位的理解,老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关于这几个概念的含义以及这几个度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此外,还需要让学生了解用时、分、秒对时间进行度量的价值和意义。在概念的理解上,老师可以从“秒”这个单位入手,秒是度量时间的最小单位,这是十分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理解“秒”的含义,老师可以将其转化为“用手指在桌上敲一下,就是所谓的一秒,秒是十分短暂的,将敲桌子的这一下,转化为时钟上一根指针转动的一下,当指针转动了60下,它已经跑完了一圈。”再如,在关于加减法的初步运算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身边的物品来辅助计算,将数字之间的运算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物品的增加与减少。
        4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高效合作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需要教师及时出现给予点拨,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探究方向,合作兴趣与能力都会获得一定的增强。例如,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多边图形,如五角星、多边形的地砖等等。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学习过长方形、梯形等规则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么面对这些不规则的多边形,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呢?”学生对问题进行了片刻的思考,对此产生了疑惑。紧接着,教师可以设置合作探究的主题,并巧妙地给予学生提示,如在多媒体上将五角星划分成三个形状相同的小三角形和一个相对较大的三角形,并给出这几个三角形的底边与高度。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开始有了思路,有的回答出用切割的方法去求面积,有的回答用已知图形拼凑多边形的方法通过相加得到面积。
        结语
        教师要结合教材,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在实践、探究、讨论、展示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组织学生动手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参考文献
[1]刘宝善.体现数学本质,凸显思维深度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9,3(10):113-114.
[2]刘晓红.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9,7(1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