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整合思路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上   作者:张必勇
[导读] 对于四年级阶段而言,小学生面临着思维转换的重要时期,需要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思维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整合思路,不断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创新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讨论了不同教学目标下的具体教学思路,以期对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一小学    张必勇   655400

摘要:对于四年级阶段而言,小学生面临着思维转换的重要时期,需要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思维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整合思路,不断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创新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讨论了不同教学目标下的具体教学思路,以期对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整合思路;小学生
        一、创新教学法的整合思路
        (一)运用判断结论法整合新旧知识
        判断结论法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将学过的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检验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概念。比如四年级小学生在对平行线这一知识点学习时,基本上都能快速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然而当学生面对“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肯定就是平行线”这一判断题时,很多学生难以准确的理解这一概念,通常不假思索就会回答正确。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所画出的一组平行线是在同一张纸上画的,如果两条线不在一张纸上,它们虽然不相交,但也不一定平行。于是学生就明白了这一概念需要前提条件“同一个平面内”才能成立,也就理解了本题中的结论是不完整的,从而判断出这是错误的结论。
        又如在四年级数学中,学生初次接触“角”这一数学概念,对于角度大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判断结论法,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是否组成角的两条边长越长,这个角的角度就会越大?”,并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此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不一而同,有的认为该结论是正确的,有的认为该结论是错误的,也有的会无法判断。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图形验证结论,分别画出一个边长较小的钝角和一个边长较大的锐角,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边长长度与角的度数无关。为了一进步加深理解,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角度大小与什么有关系,通过学生对各种角度图形的观察后会发现,角的大小是和组成角的两条边长开口大小有关,而非长度。最终学生通过图形观察、归纳总结,正确理解了角的概念,掌握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判断力和理解力。
        (二)运用互动引导法激发探究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与他人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采用互动教学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再以问题引导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就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下。



        比如在四年级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采取课堂互动引领的方式,带领班级学生一起动手绘画操作,如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房屋美术绘画、平行四边形绘画小组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画法。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学生也就领会了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概念,同时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接着,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基础上的问题启发式引导,让学生以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形式,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二、实践教学法的整合思路
        (一)运用合作学习法激活数学学习兴趣
        合作教学法是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让每一小组成员中都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小组长作为小组的发言人,通过小组长的带动和启发,可以让小组成员逐渐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意识,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
        比如在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单位换算的正确方法,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并为学生营造出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鼓励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发问,或组织本课时中单位换算计算小组赛,增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深度,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教学效率。又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别代表各小组发言,为其他小组展示本小组对数学模型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二)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系统
        为了帮助小学生系统化的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为学生集中概括相关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发现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关联性和规律,从而树立系统化的数学思维意识。
        例如在“乘法分配律”这一重难点知识理解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相关数学问题情境,比如教师给出问题“教室的桌子有10张,椅子有20把,在所有的桌子和椅子上各贴3个图案,需要多少个图案?”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情境中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知识。通过两种思路让学生懂得图案总数的计算基本方式是桌子和椅子的总数乘以每一张的图案数,即20×3+10×3=(10+20)×3。最终学生通过两种计算思路,也就正确理解了乘法分配公式“ab + ac = a(b + c)”。
参考文献:
[1]熊青芸.趣味教学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外交流,2020,27(7):372.
[2]廖富根.浅谈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7):41.
[3]荣德华.探讨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数 学思想[J].大观周刊,2020,(11):309.
[4]朱剑锋.新课程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新路径探讨[J].读与写,2020,17(25):169.
[5]杨定春.小学四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析[J].魅力中国,2020,(1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