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激发幼儿劳动品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孙华
[导读] 教育改革要求新时代的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均衡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验。幼儿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他们能力的形成、品格的塑造、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中心幼儿园    孙华  644000

摘要:教育改革要求新时代的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均衡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验。幼儿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他们能力的形成、品格的塑造、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劳动教育来说,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塑造他们优良的劳动品质和生活情操,将有效地促进他们未来生活活动的顺利开展。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劳动活动形式,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种植活动的契机,激发幼儿的劳动品质,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种植活动;幼儿劳动品质
        引言: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频次已经在日渐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为家长所熟悉,通过种植活动的开展,幼儿认识了更多的蔬菜、水果,也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感受到了种植活动的乐趣。但是在具体的劳动活动开展中,仍存在许多现实的难题,这些难题严重阻碍了种植活动的开展效果,影响了幼儿劳动品质的培养。幼儿教师在开展种植活动时,要深入了解、分析其中存在的现实阻碍,并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契合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更适合的、更有意义的种植活动开展形式。
        一、开展现状
        从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种植活动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幼儿,但具体说来,问题出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幼儿教师容易错误地将劳动教育与智力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劳动教育跟智力教育没有关系,甚至会对影响智力教育的开展。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同样存在于幼儿家长身上。第二,目前大多数的种植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得过于单一,甚至是形式化。以说教为主,缺乏幼儿的动手实践,这就没办法帮幼儿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更无法培养他们的劳动品质。第三,种植活动开展方法不灵活,比如忽视幼儿年龄特征,让他们进行强度过大的种植活动,或者在种植活动开展种过多地干预幼儿,影响他们的自主探索。第四,种植活动的评价形式过于功利,有的教师只关注劳动的结果,忽视劳动的过程,也不在意幼儿的内在精神塑造,使得种植活动过于功利化,从而失去了乐趣和意义。
        二、种植活动开展策略
        1.营造种植氛围,提供种植支持
        要想种植活动能够顺利、长期的开展,首先,必须要有适合种植活动开展的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可以将园内可利用的绿化土地打造成生态种植园地,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适合他们使用种植工具,为他们进行种植活动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其次,要打造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比如教室窗台、走廊都可以利用绿色植物来装饰和点缀,这样就为幼儿园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也能使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植物的美好,激发他们了解植物、走进植物、种植植物的兴趣。


此外,从教育上来说,幼儿教师一方面要为幼儿提供种植活动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比为他们讲解植物的种植、生长知识,告诉他们浇水、除杂草的方式等等;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对这些植物进行观察,向幼儿传递这样的信息: “看,这是我们打造的生态小天地”,引导幼儿细心的种植和呵护植物,并观察种子破土而出,枝叶长出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幼儿将这些现象分享给小伙伴,共同感受大自然生动、鲜活的美,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甚至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快乐度过每一天,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2.为幼儿提供自主参与的空间
        幼儿也有着丰富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以往的幼儿在生态种植活动中更加依赖教师的指导,但是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教师能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释放天性,在种植活动中寻找灵感和乐趣。这种做法可以极大地培养幼儿的探索热情,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活动的参与感。比如,春季教师为幼儿布置种植牵牛花的任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牵牛花的生长特征,幼儿通过自行观察会发现牵牛花的藤蔓习惯顺着细绳或者竹竿生长,因此在幼儿播撒种子后,可以在松软的土中插入细竹竿,便于牵牛花生长。再如,在秋季进行播种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行决定是种植花草还是蔬菜类的植物,无论选择种植什么,教师都可以引导幼儿在学习了基础知识后,自行探索如何种植,自行观察、记录种植的过程,并承担成功或者是失败的结果。这种方式,就可以使原本简单的种植活动呈现出了更好的效果,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还可以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自信,激发幼儿的劳动品质。
        3.邀请家长参与,加强亲自合作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初阶段,除了需要教师的悉心教育之外,也离不开家长的陪伴。邀请家长参与到种植活动中,不仅可以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交流,还能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助力劳动教育的全面落实。邀请家长参与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幼儿园在举行大型种植活动的时候,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中,与幼儿共同完成种植的全过程,比如植树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协助幼儿进行植树活动,但在活动中也一定要注意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最好是让幼儿来决定家长做什么,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导者。第二,对于部分幼儿园来说,可提供的种植面积有限,这时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园外的实践机会,比如每学期带领幼儿来到就近的生态种植农场,同时也让家长参与其中,借此机会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家长在陪伴的活动中,也会更加注重幼儿的成长,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家长在播种、浇水、施肥、采摘和品尝中,也会感受到亲子时光的美好。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多带幼儿进行一些其他的种植活动,培养家长的劳动教育意识,共促幼儿劳动品质的形成。
        结束语:借助生态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对幼儿的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教师要积极打造生态种植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种植活动,并且通过生态种植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同时,幼儿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更专业的教学能力为幼儿的劳动品质塑造提供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刘冰冰.生活化种植活动提升幼儿劳动品质的探究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86):165-166.
[2]张留玉.种植园小天地 资源开发大空间——浅谈有效利用种植园提升幼儿自主劳动品质[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9):148-149.
[3]葛肖雅,戴丹亚.种植小乐园 育人大舞台——利用行知种植园提升幼儿劳动品质的实践探究[J].北极光,2019(01):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