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背景下现代小学教育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张迎雪
[导读]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充分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在小学这个阶段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开始接受教育的开始,所以,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身份证号码:4503021975120****0    张迎雪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充分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在小学这个阶段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开始接受教育的开始,所以,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理念逐渐地出现在老师和学生们的视野中。本文针对,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怎样将人文关怀理念充分的和平时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人文关怀视角; 现代小学教育; 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常常都被认为是西方国家传承下来的教育理念,其中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人性和价值的认可。可以在我们国家以往教育中,也出现了和人文关怀相同的教育理念,例如,古人所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项教育理念。但是我国的教育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却因为多种多样的因素忽视了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中结合人文关怀教育理念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被引发出来的。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进平时的教学中呢?这时候就需要现阶段的小学老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人文关怀的核心,对学生进行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教学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理性思考,关怀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活。
        一、基于人文关怀的小学教育管理原则
        (一)积极主动, 用心用情
        在针对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去感染学生,为学生们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比如,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天性就是非常的活泼思想非常地跳脱,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走神的情况。然而老师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一定不要对学生当场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学习当中,还可以在学生走神的时候运用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学生在自尊心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教育[1]。
        (二)融入点滴, 持之以恒
        在现阶段的小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理念的教育,并不是老师的一时兴起,而是需要在教育开展之前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出详细的教育计划,使这项教育可以持续地为学生们开展下去,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给充足的关怀。例如,在对学生开展这项教育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课堂方面、成绩方面等对学生进行关注,还需要在学生的生活方面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关注和指导。
        (三)承诺必行, 忌假戒空
        在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对老师都非常的尊重,并把老师作为自己生活生和学习上的榜样,因此,小学阶段的老师不论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做一个优秀的榜样作用。尤其是当老师对学生做出承诺的时候,一定要按时的去完成,因为老师在学生的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说到做到的形象,所以老师一定要维护好自身的这个形象,为学生做好带头作用。例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答应学生这周末要带领学生去参观动物园,学生肯定会提前好长时间就会去做准备工作,并且自身的情绪都非常的激动。可是这个时候老师说这周末无法去动物园了,那么无疑就相当于在一团火上浇上一盆凉水,使学生的热情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使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



        二、人文关怀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的开展方法
        (一)注重友好平等交流,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持好与学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出做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首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时间和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运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要在学生面前一直放不下老师的身份,要尝试和学生融入一起。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当成朋友一样去对待,学生才会更好地向老师流露出内心的想法,对老师所提出的意见和批评更好的接受,从而使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地轻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为学生打造出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提升自身,使学生可以自愿地接受老师的管理[2]。
        (二)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教育管理各个方面
        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中的细节之处,使学生可以逐渐地接受老师的管理。比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某些学生出现了走神的情况,老师一定不要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虽然这样也可以使学生重新关注学习内容但是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以后再也不会主动地回答问题了。然而,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地投入在学习当中,这样的就可以在不打击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使学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3]。在比如,某些学生对老师进行了欺骗,老师就可以运用班会的方式,为学生组织一场以“诚实守信”作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在进行班会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我国人民的良好道德品德。如果发现学生迟到的情况,老师就需要每一题先学生一步进入教室,这样的话就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迟到的问题,在不对学生直接批评的情况下,使学生改正自身的迟到的毛病。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还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问题,并且主动地去改正,帮助小学生快乐成长。
        (三)优化学生培养目标, 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这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最适合自身的学习环境汇总充分的提升自身。并且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需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使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话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才可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去面对。以往的教育管理方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强行的纠正和管理,不论这种管理方式能不能真正地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运用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的改善自己,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性格隐藏起来,并且使学生的自尊心无法得到保护,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无法运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所以,在阶段的教育管理中,需要融入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教学的主体位置,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充足的关心,从而使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到的提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在平时的教学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是具有极强的必要性的。因为,小学这阶段的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人文关怀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特点,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充足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中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安永刚.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J]. 学周刊A版, 2020, (19):165-166.
[2]孟醒.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J]. 读与写(教师), 2020(1):129-129.
[3]黄耀良.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研究[J]. 速读(下旬), 2019, (7):227-227.
[4]李亮东.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11):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