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王惠珍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王惠珍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达成最有效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锦斗中心小学     王惠珍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达成最有效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是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比较常用的方法,其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获得了大大的满足感,也是对其情感体验的培育。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要过于空泛,要致力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享受这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比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问题情境:谁能在3、30、300之后填写一个单位,并用等号连接它们?在上述问题情境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3元=30角=300分,有的学生说3米=30分米=300厘米。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然后再问学生另一个问题:你能用这节课的知识来表达你在同一单位里得到的答案吗?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新知识的讨论,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3米—0.3米—0.03米,3元—0.3元—0.03元。问题情境的有效创造,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和思考的愿望,而且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
        要想更好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学工作者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讲授前,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性的研究,挖掘教材中比较有价值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工作者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自身经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同学们呈现更好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知识内容传输。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正确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汲取能力,从而更好的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教学内容以及数学教材中的例子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然后向同学们讲述不同物体在不同角度观看可以出现多种图形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通过不同角度的摆放,观察所呈现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完善与智力的发育。让学生能够利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到一视同仁,上课提问的内容要做到“阶梯型”设计,既帮助班级的优等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提升,也能帮助班级的末尾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对所有学生的兼顾,不固定化的找学生进行回答,提问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在课堂上浪费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作为数学教师,应以足够的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的过程最大化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搭建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数知识认识更加透彻和牢固。
        比如:在进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程时,让学生积极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制作,通过必要的分组交流、沟通的程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特性,邀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总结,可以让学生参与体味数学的乐趣,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现代教育家也说,在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探究,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着手。一是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多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发展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态: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综合性的评价和鼓励。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方向感弱,教师的评价和鼓励能够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启明星和动力源泉。在引导学生认识负数时,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作为新课的导入,既能够将负数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又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游戏的规则是:教师说一句话,学生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如我说出“向前走200米”时,学生快速的说“向后退200米”;我说出“零上10摄氏度”时,学生快速说出“零下10摄氏度”……在生活中,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有很多,正数和负数就是一对相反的量。就此导入负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负数。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学工作者从自身出发,对相应的策略进行不断的研究,并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积极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安平.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实践[J]. 考试周刊, 2018(17):85-85.
[2]王志红. 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1):00214-00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