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素养的探究 何达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何达
[导读] 良好的美术素养是学生顺利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审美造诣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方法单调的问题,要取得新的教学进步,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该文作者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报告的同时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既有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宜宾市筠连县镇舟初级中学 何达  645263

摘要:良好的美术素养是学生顺利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审美造诣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方法单调的问题,要取得新的教学进步,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该文作者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报告的同时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既有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生素养;提升策略;
        素养不仅仅是学生技能与情感的集合。在初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从技能、情感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针对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情感进行教育。从当前的美术教育看,教学活动的推进受到学生情感表达与技能水平的影响,当情感与技能相互碰撞,素养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积极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作意识,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意义。
        一、美术素养的基本内涵
        随着科学化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仅针对技能、情感开展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当多元化因素逐步进入美术课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在这一教育要求下,美术素养应运而生。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美术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之后表现出的美术感知、想象、设计、审美和表达能力,其包含评鉴与人际交流等活动中的重要意识,是对个人情感、意志和态度的直接表现。结合这一观点看,美术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呈现的综合素质。当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美术素养不仅仅展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前的创作灵感积累、课后的美术技能表达等活动中,美术素养也能够展现一定的教育价值。一方面,美术素养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良好意识,唤醒了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在个人技能与审美思维的支撑下,学生获得创作灵感与审美能力的途径不仅局限于教材,生活、思想都能够成为学生美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美术素养通过多种美术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积累能力,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中,其能够帮助学生记录已经参与的美术活动、已经掌握的美术技能,对自身的美术表达能力进行锤炼。可以说,美术素养在整合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能够将学生引入环境,从而对其开展思想、技能上的全方位训练。
        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难点
        1.可用资源单一,教学效率较低
        结合当前的教学研究看,美术素养被视为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和,其在教学活动前、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后均影响着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新的教育环境中,美术素养的养成应该从各个角度落实: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锻炼技能的机会,而且要为学生提供优化技能、积累灵感的必要平台。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学生导入不同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思想的同步发展。但当前,部分初中的美术教学受限于教材,拘泥于课堂,思维较僵化和资源单一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较明显的短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对美术材料进行探索、创作的欲望比较明显,但部分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运用、提升技能的机会。在教学中,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的第一参考对象,当部分教师拘泥于课本材料时,学生的表达意识会被文本材料限制,其创作活动局限于教材之内。由于美术创作材料单一,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难以得到资源的有力支持,教材中提供的一些材料甚至不符合学生的创作灵感,这导致学生的美术素养难以获得发展。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仅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导致情感教育处于空白状态。
        2.教学脱离实际,学习兴趣较弱
        美术素养是学生基于丰富的教学活动与美术实践发展而来的重要素质,其诞生于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中,依靠独特的教育价值对教学活动、美术创作活动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在生活、课堂两大领域开展美术教育,为学生创造积累灵感、应用灵感的机会。


但结合当前的美术教育看,教学课程的发展与实际教学要求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教师仅注重美术文化理论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对于美术技能、美术理论的讲解占据了大量时间,学生缺乏应用相关技能进行表达与创作的机会,也难以将课堂中所学的美术技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可行策略
        1.开展美术认知活动,锻炼学生的技能
        美术技能是评价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开放性,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为学生创造认知、学习、思考的机会。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技能由认知技能、应用技能、积累技能等组成。教师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帮助学生完成技能练习活动。在新的教育要求下,教师应尝试将美术技能培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全面认知个人能力、积极提升技能水平的机会。
        2.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表达
        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学生已经在日常活动中掌握了较丰富的美术创作知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美术积累水平开展相应的表达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并应用美术技能的机会。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知识点与实际活动脱节、技能应用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美术知识开展创作,在培养其美术素养的同时,也使其美术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随之得以提升。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练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技能、应用技能的良好环境。以初中美术教材中的色彩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同色彩的搭配技巧,并结合色彩呈现的艺术特点开展美术创作。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创作兴趣布置相应的创作任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难度较低的水彩画开展创作,通过色彩的搭配呈现出不同的美术创作效果。在这一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作主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创作欲望。当学生全部完成绘画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班级内展示个人成品,依靠不同作品的相互碰撞激发学生的美术灵感。当创作活动结束,部分学生的创作欲望可能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此时,教师可将水墨画、油画、素描等绘画活动导入课堂,为这些学生提供创作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3.开展美术交流活动,提供创作灵感
        独具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非常常见,教师可尝试根据教学要求开展美术交流活动,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评鉴创作手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意识,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采取“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往往只能获得创作理论与美术创作技巧,技能的应用受到教学方法的限制。而在科学的交流活动中,每名学生都能作为主体独立发挥其价值。当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开展交流活动时,其创作美术作品的动力、表达美术情感的欲望会不断提升。
        结语
        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创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新的美术知识。美术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不同的教学板块,引导学生在作品与现实生活间搭建桥梁,为学生创造表达情感、锤炼技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新民.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17):247-248.
[2]李锦标.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课堂的开展策略[J].文理导航,2019(8):93.
[3]冯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9(11):40.
[4]宗勇.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策略[J].人文之友,2018(2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