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斯
中誉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交通系统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给城市交通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是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能,并逐步形成服务分公司、管理分公司、车联网分公司等具体分支机构,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应用
1智能交通应用的意义
1.1满足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
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使得人们对出行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出行方式的首选。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加快。合理利用时间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掌握交通路线、交通流和实时交通状况的程度将影响出行计划的合理性。目前,手机上的各种地图应用将为用户提供最短的耗时和最少的换乘路线,基本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下一步,要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度和适应性,满足各种平台的需求。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应提供方便用户的服务,如网上退票、改签、非法查询和处理等。
1.2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多个分支,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要,为交通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手段。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需要在交通指挥、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章管理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人力成本高,人工判断准确率不高,也容易造成交通管理混乱的局面。此外,良好的交通运行为城市其他建设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具体体现为对车辆的实时监控。这一措施是智能交通的基础。只有对车辆进行监控,才能对整个交通状况进行控制,以便收集车辆行驶信息,对公交系统车辆进行调控,及时分析和处理事故,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
2城市交通现状
2.1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已达到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中国石油储量约260亿桶,约合37亿吨,居世界第13位。但用于汽车燃油消耗的油量非常少,而大约30%的汽油是在交通拥堵时消耗的。交通拥堵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导致车辆频繁启动。这一过程大大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
2.2交通拥堵和交通环境差
俗话说“要富,先修路”。道路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要保证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又要保证交通道路畅通。道路的通达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交通拥堵造成的危害有浪费时间、耗油量大、增加管理难度、埋下诸多安全隐患等。交通拥堵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直接的是,它会抑制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生活质量也会下降。在发达城市,有超过500万辆汽车,平均堵车时间为50分钟。这意味着人们将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难以保证出行效率。
2.3缺少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兼顾交通供需平衡,又要兼顾土地和财力,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城市交通建设大多是为了缓解客运压力,避免城市拥堵,保持道路畅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高架桥的建设主要用于疏散乘客、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节约土地和减少路基沉降。但对于一些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投入大量资金缓解交通拥堵。虽然大多数发达城市都建立了城市交通体系,但在早高峰时仍会有大量车辆滞留在一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标准不治不治,城市交通体系的实际价值无法发挥。
3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合理应用措施
3.1智能总线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还包括智能公交系统。后者是前者的分支,其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智能公交系统将车辆、乘客、道路交通信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调度平台。在传统的公交车站下,公交到达时间的预测是不可能的。然而,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和运行,智能电子停车标志取代了传统的停车标志,更准确地显示每辆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完善的公共信息系统为公众提供方便、高效的查询服务。公众可以通过物联网快速查看出行路线和车辆信息,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
3.2实时交通信号采集系统
固定采集是一种常用的车辆信息采集方法,主要通过在路边安装相应的设备来采集车辆数据。目前,该方法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天气不好的时候,设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能正确采集数据,从而影响整个道路数据的分析。传统的监控方法已经不能收集到更全面的车辆信息,不能满足当前智能交通系统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多向信息采集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才能有助于数据的采集和分类,获得更全面的车辆信息进行准确的预测。
3.3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交通控制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对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交通控制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不仅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帮助。交通控制系统对城市交通运行有以下影响:道路分为主干道和区域间道路,交通流量不同,应根据主干道设置中央控制和区域控制。中央控制需要对各个区域进行一体化管理,区域控制需要优化信号的管理和检测,需要在自己的区域内进行交叉口检测和实时监控;交叉口是事故多发的地方。加强交叉口的检测和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控制,将大大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车辆和警察定位功能
近距离微波通信技术是物联网专门用来更好地采集车辆信息的技术。主要采用高速采集方式,可对道路进行全天候、全环境动态监测,即使在恶劣天气也能准确采集车辆信息。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物联网信息的采集,而且通过在车上安装射频读卡器,可以更好地采集车辆的静态和动态运行信息。当此类交通事故发生时,通过查询车辆信息可以快速确定车辆的位置,有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事故应对能力和管理效率。警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公安队伍的发展。
3.5智能化公路管理系统
如果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如果交通事故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一定区域的交通瘫痪。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借助专用的短程微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全环境的动态监测。同时,在车内安装射频装饰,可以实现对其动态运行和静态信息的有效管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有效提高民警的管理效率,帮助民警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缓解道路拥堵。同时可以优化行车路线。在应用路径优化子系统的前提下,能够准确定位车辆的位置。因此只要人们在系统中输入目的地,系统就可以提供相应的交通信息,规划出最优的路线,保证车主在相应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更新,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交通系统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体验,而且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物联网技术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公交系统、采集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从而促进交通行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哲源,宛岩.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3):102-103.
[2]张娟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与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3):211.
[3]张普钒.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9,11(4):158-159.
[4]吴绍荀,吴强.论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智能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6(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