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66
摘要:建立C919二方质量审核和内审不符合管理流程,明确职责,识别针对二方文件中与审核与关的质量绩效条款、策划纠正措施具体的验证方法和验证要求、跟踪方式和过程记录,回复管理要求等制定控制措施。
关键词:质量审核 内部审核 数据分析
一、项目介绍
2019年,公司二方专项质量检查过程中,其中涉及内部管理问题,暴露了内部审核规范性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不符合项管理流程欠缺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大客内外审不符合项整改工作全程的分析,建立C919二方质量审核和内审不符合管理流程,寻求更加高效、规范的审核及回复体系,让回复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促进公司审核管理的提升。
二、管理现状
现阶段质量体系管理虽已逐步提升,但管理方面仍存在些许漏洞,主要表现在:内审人员及相关单位的职责不明确,相关要求梳理不清晰。审核方式有待加强,需不断完善审核计划,依据管理文件、C919项目质量计划寻求更加高效的审核方式。要加强分析评价,汇总数据分析结果,梳理明确改进方向。
三、主要做法
1、梳理业务现状,明确职责要求
明确项目主管审核员和其他内审人员之间的管理职责,以便落实项目内部审核管理要求,内审人员应熟悉C919项目质量计划,并充分了解项目质量控制要求,明确相关单位职责。
相关单位接到审核通知时,应按要求准备相关证明文件及相关记录。责任单位主管领导负责不符合项报告中根本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并按期提供相应证据。对不符合的相关过程运行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确保措施持续有效。相关单位负责人应定期对全年发现的内外审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相关记录自行留档备查。
2、策划审核方案,编制内审计划
针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市场形势、经营目标、管理现状、上年度内审结果、管理评审等因素综合策划《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审核目的、时间、范围等,方案应当有编制、审校和批准程序,并提前下发给受审核单位及内审员。一般情况下内审是按预先制定的年度计划进行,每月根据年初审核计划,确定详细审核单位、审核准则,并将审核计划下发确保各相关单位知悉,为质量体系内审做好相关准备。
3、完善监督模式,编制审核检查单
检查单是审核实施的依据,检查单项目的全面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核的全面性。编制检查单时应考虑两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标准要求,需要将标准逐条细化,转化到日常具体实施的层面;其次是考虑受审核部门的特点,依据特点适当的增加权重。在审核前最好能与被审核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一方面需要对接受审核的部门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将其提供的证据与标准的要求进行对接,对标准的要求“翻译”成日常管理活动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科学实用的检查单。
根据检查重点关注编制相应专项审核检查单,细化检查重点审核要素,依据受审核单位大客相关文件,细化至专项检查单中,例如若开展供应商管控审核,需先将零部件外协管理文件中对生产部对供应商协议传递、资料和数据传递、对供应商管控要求纳入检查单中,其次将C919项目首件检验控制程序中首件检验记录、工艺规范、人员、设备等要求逐一纳入检查单中,同时将质量计划及数字化产品定义管理规定中关于数模、数控程序等要求编入检查单,根据审核重点、单位的专业性形成针对各单位的专项检查单。
4、组建团队开展审核,实现质量过程管控
审核部门首先组建审核组,由主管单位负责人担任审核组长,审核组依据质量审核计划、审核准则及相关文件开展过程审核。确保过程具有能力并受控,同时负责验证产品从诞生到生产的过程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顾客的要求,并适时发掘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审核前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审核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会议。首次会议后。按检查单开展审核,完成审核记录,包括符合和不合符记录。审核采取抽样、提问、查看、验证等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与受审核单位确认。
5、形成审核发现,下发审核单位
在对审核信息进行验证与判断后,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依据审核准则对所收集的审核证据进行评审,形成审核发现,并记录在质量审核检查单中。审核发现要有客观证据作支持。审核发现有符合和不符合及建议项。
5.1对于符合审核准则的情况应进行汇总,指明所审核的部门、职能、过程以及所覆盖产品的范围。
5.2对于不符合审核准则的情况应与受审核单位及时沟通,进行调查、评审,明确责任单位,对所存在问题的客观性进行研究,力求公正,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使责任单位认可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
5.3尚未违反体系规定,但有向不符合发展的趋势,若不加以改进可能会导致成为不符合的潜在危险的问题。可列为建议项,需要与受审核单位及时沟通,受审核方认可后立即加以整改。
6、汇总数据分析结果,梳理明确改进方向
建立问题分析库,根据各类问题分类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审核问题频发数据库,发送给各基层单位日后进行参考,并以数据库为指导,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运用数据库,发现薄弱方面,针对薄弱方面逐一开展改进,制定相应纠正措施。生产过程方面,要求车间编制相应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分工管理、细化上层文件要求;产品检验检测方面,完善检查方案,细化构型管理文件;在人员资质培训方面,要求完善车间培训制度,对培训大纲、讲义及题库的评审做出规定,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完善后的车间培训制度。
内外审结束后的改进工作是实现内审有效性的关键。对于内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受审核单位要认真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明确负责人,做好举一反三工作,并定期开展数据分析。通过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数据的分析,科学的分析整理质量信息,有效的控制、预防和改进质量问题。通过对外审不符合项回复流程的梳理、完善,使得回复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通过对发现问题时的根本原因分析和统计各类问题的数据分析,可以避免重复问题的再次发生。
同时内审员应按期跟踪、验证整改措施实施的效果,督促受审核单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符合现象重复发生。根据问题整改的效果,对责任单位进行经济奖惩。审核任务全部完成后,质量审核科按审核活动编制受审核单位的年度质量审核报告,梳理发现问题,明确改进方向。
四、项目效果
通过建立C919二方质量审核和内审不符合管理流程,明确职责,识别针对文件中与审核与关的质量绩效条款、策划纠正措施具体的验证方法和验证要求、跟踪方式和过程记录,回复管理要求等制定控制措施。实现了公司C919内外部质量体系的合规化管理,建立了公司C919内外部质量审核机制,具备了C919内外部规范审核能力,促进了公司审核管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秦振友.质量管理与审核.青岛: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
[2]白洁.高立荣.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及内部审核实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李怀林.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