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士伦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高士伦
[导读] 摘要:近几年,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重视工程质量,还要注重施工效率。
        北京盛大天齐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100
        摘要:近几年,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重视工程质量,还要注重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特点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建筑理念。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图纸完成后,可以预先完成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然后,再通过运输的方式转移到施工现场直接组装与配置,大大节省了施工工期,为建筑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在日后的建筑施工中得到大量推广与应用。下面本文就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应用;
        1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1.1 极大提升建筑质量和品质
        基于工厂生产模式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按照施工设计展开应用,在大型建筑施工前会制作一些建筑工程所需的零部件,以保证各部分零件品质符合标准。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前会运用装配化作业方式替代传统手工操作,以降低施工错误出现的概率,极大提高工程建筑质量。
        1.2  采用充满创新性的管理模式装
        配式建筑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体现出生产工厂化和设计标准化的特点,以保证各生产环节的完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促使施工人员快速适应新型管理模式的特点,尽快适应现代化建设产业发展需要。
        1.3  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明显提升,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节省了约 25% 的施工时间,为工程建筑节省大量时间。
        2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 预制板及楼梯的生产
        1)由专业生产厂家深化设计,经设计公司确认后,方可预制施工;2)对构件生产厂家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生产所需材料供应是否及时,要进行充分调研。3)构件生产人员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只有施工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做到准确无误的将所有构件安装完成,才不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预制板及楼梯的生产流程如下所示:其一,预制板及楼梯所需要的模具进行清洗和涂脱模剂,之后再将模具进行固定,保证模具在使用期间不会出现移动。如果模具摆放不正确,就很容易导致所制造出来的构件存在瑕疵。涂脱模剂时要均匀涂刷一次,待界面剂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其二,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将钢筋笼绑扎到指定的位置上,并仔细核对钢筋尺寸及设计图纸;其三,将事先安装好的预埋件,做好侧膜密封固定的工作,并确保所有预埋件不允许倾斜,上口需封堵严实,以免进浆;其四,模具中浇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应使用工装对叠合板桁架进行定位,避免出现桁架上浮的现象;其五,抹面提浆,抹面抹平时保证整个构件表面平整均匀,与构件挡边平齐;其六,拆除模具后对构件残缺部位进行修补、磨平;其七,骨料冲洗,使用露骨料药剂冲洗构件边缘接茬处,冲洗干净,保证表面的粗糙度;其八,检验打码,根据图纸编号进行喷涂编号,清晰、字体工整、信息准确。
        2.2 塔吊等起重装置辅助措施
        1)额定载荷试车:考虑吊重吨位及最大工作幅度:试验后检查起重机不应有裂纹、联结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2)静载试吊:考虑吊重吨位乘认1.25系数及工作幅度:分别作吊钩起吊重物离地10-20cm,静止10分钟。考核起重机的强度和结构承载力,卸载后塔机不允许出现裂纹、永久变形、油漆脱落、联结松动及对塔机性能和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试验结束后必须恢复力矩限制器和起重量限制器的连接或其动作数值。3)动载试吊:考虑吊重吨位乘以1.1系数及最大工作幅度:分别作吊钩起升、制动、变幅、回转运动及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组合动作。各机构动作灵敏、制动性能可靠,结构和机构不应损坏,联结无松动。试验不少于三次,试验结束后必须恢复力矩限制器和起重理限制器的连接或动作数值。
        2.3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预制构件进行实际的安装工作期间,需要对以下几个地方重点关注。一是对下层板的预留插筋的位置,因将其延伸至内墙预留的螺栓孔洞之中。二是具体操作的工作人员在正式施工之前,可以实现在螺栓的孔洞内部注入一定的水泥砂浆,在此期间,需要保证其已经全部进入到螺栓孔洞之中,之后再使用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处理,保证其所有部分都已经连接完毕,制作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三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为了加强剪力墙的稳定性,剪力墙所连接的螺栓在整个建筑结构的中心位置。
        2.4  预制板及楼梯施工技术
        2.4.1  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构件吊点必须设置在设计指定的位置,以保持起吊平衡,吊点不得少于4点,采用钢扁担梁多点吊装。叠合板起吊时要尽可能的减少因自重产生的弯矩,要采用钢扁担进行吊装,吊装时保持水平平稳受力均匀。叠合板安装完后采用水平仪进行标高复核,调整平整及标高利用板下的 U 托进行调整,对每块叠合板进行标高精确调整,每块叠合板测5个点(四个角及中间点)尤其控制两块叠合板相邻处标高一致,使叠合板安装达到设计要求。
        2.4.2  预制楼梯吊装
        1)准备工作:①支撑架是否搭设完毕,顶部高程是否正确。②吊装前需要做好梁位线的弹线及验收工作。2)吊装过程:第一步:本楼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拆除楼梯平台梁侧的模板→清理梁侧及梁面的垃圾。第二步:清理梁侧及梁面的垃圾完成后→在梁面上放置调标高铁片→在梁面上用20㎜厚1:1水泥砂浆找平→同时在平台面上放楼梯位置控制线及标高控制线。第三步: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吊装预制楼梯,吊装之前先进行试吊。
        2.4.3  创建有效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制度
        为了保证整个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期间能够顺利开展,不仅需要保证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还需要将所有员工的职能明确化,以及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将制度充分落实,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管理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管理工程现场。在施工之前,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该市场的发展状况等多方因素综合分析之后,制定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分析制度,明确说明工程中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责以及工程施工进度的具体安排。
        2.5预制柱、预制梁的生产与制造技术
        1)预制构件生产设备。预制构件生产设备种类繁多,由于不同加工设备的生产效率不一样,设备自身生产效率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的供应量与时间。预制构件生产原料对生产效率也有一定影响。2)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针对预制构件柱、梁的生产环节仍需人工操作,需要处理好预制板与梁之间的距离(见图 1)。
 
        图 1  预制板与梁之间的连接
        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构件成品的生产时间。在预制柱具体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清理预制柱模具,以免由于模具本身杂质的存在影响建筑质量,然后再将模具固定。安装预埋件的同时要对侧模具进行封闭固定。另外,要浇筑混凝土并对其中不平整区域进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中的各类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改革与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虽然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但还需要施工企业不断对其所使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进一步的优化与改革,这样才能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鹏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6):147-148.
        [2] 王振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06):301-302.
        [3] 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