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创新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为例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期   作者:1王玉 2 张明新
[导读]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创新经济改变了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
        1王玉  2 张明新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三所    上海      200000   2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0

        【摘要】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创新经济改变了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面对创新空间,通过规划设计引导促进创新活动与功能的有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解析了创新空间的内涵与发展特征,通过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的规划实践,以“多元化”的规划布局、“共享型”的边界融合、“混合型”的用地指标三个角度,探索适合创新空间特质规划与设计手法,为其他城市创新空间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空间、开放、共享、多元化
        1创新空间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1.1创新空间的内涵
        创新空间是创新活动和创新产业聚集的场所。随着科技回归城市,创新空间的主导类型,已逐步从郊区型的园区模式向具有城市特点的城区模式转变。根据P.霍尔《全球城市》所述,促进城市创新的元素应该“那种能够持续创造协同作用的条件,并用之于生产过程的社会的、行政的、组织的、经济的和地域的结构”。
        从空间营造层面来看,开放、共享与多元化是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样的空间创新环境营造,有助于交流和互动,更利于激发创造性。高科技园区作为创新空间的典型代表,具有相对完整的内部组织结构,容易形成开放性城市公共空间。如,在美国硅谷,各种酒吧已经成为了许多白领的交流空间;再如传统的星巴克咖啡店现在也正逐步成为工作的另一选择场所。因此,创新空间需要更加开放、共享与多元,将一定的公共空间开放给其他功能,将多元化的功能与公共交流空间进行融合。
        从政策制度层面来看,《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政府在创新空间发展中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财政的持续投入、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制度相应政策制度(朱春奎,2006)。越开放和创新的空间,其政府机构的行政干预越低,行政审批的效率越高,加快项目进度。因此,创新空间最为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有相关政策制度,有与之对应的配套政策,则能够无形中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加快创新萌发。
1.2创新空间的特征
1.2.1空间分布特征
        (1)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从宏观层面看,创新型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是以知识创造为主要经济社会增长要素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因此,创新空间集聚的区域也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根据2019年中国城市GDP强的分布情况来看,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一般都是省域层面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同样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试点城市。同时,根据2019《中国城市创新报告》,排名前十名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几乎均为东部城市。以报告涉及的40个创新型城市为例,长三角城市群囊括的城市占56.7%,,其余城市大都为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
        (2)依托城市和融入城市
        从中观层面看,高科技园区作为一种传统的城市创新空间载体,其功能已逐步向居住、商贸、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转变,并在空间布局呈现“依托城市、融入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依托城市,是指高科技园区的分布一般位于大城市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既不会太远离城市,又不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使其既能够享受城市的创新环境资源,又避免了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融入城市,是指科技园区与城市各项功能的无缝衔接,即空间边界模糊化。创新空间的规划布局要促进资源的交流、人员的交流。各种资源的交流体现在对于各功能分区边界的模糊性,通过边界空间的模糊性,塑造城市资源的统一性、整体性。如高等学校的模糊边界,无形中将高校资源和周边生活配套进行的有机整合统一。
        (3)产业组织的集群化、网络化
        从微观层面看,创新空间更强调沟通和互动的空间结构,建立一种空间互动网络,通过构建主体问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发展集群化就是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结果。产业集群能够发挥群体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魏后凯.2003)。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信息的交换,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绩效的改进要求与各种与创新活动有关的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1.2.2主体功能特征
        (1)承载主体多元化
        从宏观层面来看,创新空间的承载主体为创新型城市,表现为在特定的城市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从中观层面来看,创新空间的承载主体为创新的科技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引擎,其核心是创新型的高技术产业组群与城市中的教育科研组群以及其他支撑功能组群等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从微观层面来看,创新空间的承载主体是创新性的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注重各自的核心技术,组成一个蛛网模型。通过多层级的主体构成,实现创新资源在区域内被优化配置和有机整合,以达到其效能的最大化。
        (2)功能业态生态化
        从创新空间的功能业态规划中可以看出,创新空间的系统构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生态学特性,即创新空间的功能业态选择也注重自我演进和生态平衡,最终实现创新空间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道路。以中观层面的科技城功能为例:
        1)创新生产者——高校、科研机构及中小企业
        创新空间中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研发型的企业,是整个创新空间系统中不断创造创新成果的生产者。
        一方面,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大学和科研院所通过向企业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拥有更低的创新成本,在20世纪的主要发明创造中,有60%的成果是来自于独立发明人或中小企业(张爱平、孔华威,2010,《创新生态——让企业相互“吃”起来》)。英特尔、微软、苹果等公司都是从一些名不经传的中小公司,逐步通过创新发展起来的。
        2)创新消费者——创新型公司、企业集群、大公司收购
        创新空间业态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依靠高校、科技机构以及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创新资源而生存的公司。例如许多大型公司通过收购相关的专利、中心企业来不断发展创新。其在创新空间系统的作用就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一方面,创新消费者通过消费创新资源,获得了组织建立新财富的高效途径,实现了资源和财富的快速积累;另一方面,创新消费者通过“吃”中小企业的创新资源的初级成果,与其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二次的集成再创新。
        3)创新分解者——产权交易中心、猎头公司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一些微观世界的细菌,它们通过分解实物实现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转换。创新空间业态的分解者也同样具有类似的效果,他们通过自己特色的作用,使得在整个创新空间系统中的企业实现生态循环,不断有新的企业成立与发展,也有老的企业被注销与解散。
        对产权交易中心而言,其为创新空间说产生的创新资源提供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创新食物链上的资金、知识产权的快速更替和流动。对猎头公司而言,其通过对于人才的调配,让这个创新空间中的人员实现了快速的流动。通过创新空间中的这个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保证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
2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实证研究
2.1项目背景与规划理念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东临镇海、北仑片区,南连东部新城,西北靠镇海新城核心区。产业规划中明确了新材料的六大领域、二十个重点方向、400种重点产品作为未来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关注重点,且与城市本身规划化的制造业契合度很高,大多数新材料领域的先进产品成为推动本地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技术保障。
        综合考虑,科技城有其特有的空间特质,只有适宜的空间才能促进创新活动。因此,本次科技城的城市设计坚持了“设计促进创新”“设计推进融合”“设计塑造特色”三大规划设计理念。
        一是设计促进创新。把握创新空间的特质,如浓郁的人文氛围,环境优美、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低成本的服务与空间节点设置(非正式交流空间)等,才能塑造科技城特有的空间特质,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
        二是设计推进融合。科技城包含骆驼片区、庄市片区和高新片区三个片区,整体空间离散、不成系统,交通上联系很弱,也缺乏结构性的统领要素。本次城市设计应当在空间布局明确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科技城作为一个整体的内部融合。设计应当通过营造结构性的景观要素、在形象塑造上相互呼应等多种方式去推进南北的融合与开放式的对接,从而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科技城地区。
        三是设计塑造特色。一方面,科技城目前的城市形象还有待提升,城市设计需要抓住甬江两岸等一些重要节点地区去塑造科技城的形象特色;另一方面,科技城内目前分布有博物馆、文化公园等一些重要的文化空间载体,这些商帮文化、崇教文化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城市设计充分挖掘基地的人文典故、文化及历史资源,结合基地的地理、地貌和自然资源,充分强调地域性原则,塑造一个具有历史文脉特征的科技城地区。
2.2规划策略
2.2.1南北融合,开放对接
        规划提出区域贯通一个通道,保障城(科技城)城(主城)能够产生双向互动,缓解外围通向镇海新区化工区及东部新城的交通压力。具体为:大东部地区打通一个通道,提升骆驼片区的可达性及土地价值;内部打通一个通道,增加基地内南北向联系。通过科技城的规划设计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以规划院士路串联科技城创新中心、东部新城航运中心、镇海新城中心及东钱湖生态休闲中心成为东面片区重要的空间节点,形成该城市未来发展的东部地区重要核心。
2.2.2融校于城,融城于校
        规划考虑甬江北岸基地分布着物流公司、加油站、路林建材市场、宁波市水产品交易中心、城中村等现状,结合规划学校布局提升,通过“融校于城”“融城于校”,将大学与城市空间边界继续融合交流,引导城市与学校的两种不同社会空间属性边界产生无限的交流,整理边界、共享入口、广场等空间激发独特的生机。具体而言,针对南面区域,规划结合现状水系塑造园区环境,形成绿色轴带环绕的园区景观效果,采用“织补空间”与“边界渗透”的设计方法,利用现状学校与植入功能区产生互动,体现“南面融校于城”的设计思想;针对北面区域,规划结合现状水系塑造园区环境,形成绿野研发岛的景观效果,采用“借鉴校园规划”的设计方法,学习校园错落有致的空间特征,形成具有空间特色和景观特色的园区布局,体现融城于校的设计思想。
2.2.3特色园区,弹性适用
        规划设计提出了“特色园区”“弹性适用”的原则,坚持弹性控制符合嵌入理念和市场(企业)腾龙换鸟的需求,保证科技城空间的创新性及适用性,以有效推进现状存量用地的转型和更新。具体而言,“特色园区”设置A35/M1混合用地,根据北面与南面的情况不同,设定北面A35/M1用地混合比例在40—50%,南面用地混合比例在20—30%,充分体现弹性即满足产业用地发展需要,又符合科技城的长远发展目标。“弹性适用”包括对地块尺度与地块规模的引导。首先,厂房建筑尺度基本为长100-150米、宽40-50米;由此推测,一个地块的合理尺度是长300-350米、宽150-200米,这样的地块尺度既可适用多层办公、楼宇办公式的研发空间,又符合厂房与中试空间的需求。其次,地块尺度的研究被应用于科技城内研发、研试地块的划分上。规划通过引导次干路的布局,确保研发、研试地块的规模在5-10公顷左右,以保证园区未来适用于不同的用地性质。
        
2.3功能布局
        规划核心区中主要功能包括四类,四类功能业态共同构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一是科技研发功能,包括研发园及知识机构,以园区形式布局,整体环境优美,形成多元特色交流空间,营造自由的创新空间氛围。这些机构是创新资源的最原始机构,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负责输送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本的供给。
        二是研试功能,以研试园形式布局,主要分布在生态绿带东侧,具体包括中试基地、企业研发等功能,其空间形态既包括多层研发办公建筑,也包括部分低层生产厂房,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构成研试园片区。这些机构是是创新资源的使用机构,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通过消费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建立新财富,通过“吃”创新生产者的初级创新成果,通过自己的整合实现集成消费再创新。
        三是科技研发配套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咨询、管理、会展中心、人才公寓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沿镇海大道布局在研发园及研试园邻近地块,提供便捷公共服务。这些机构是创新资源的最终评定机构,对创新资源的价值进行最终的评定与帅选,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这类咨询、管理和会展中心通过对创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最终暂时,来对创新进行最终的鉴定,创新效率较高的功能就能获得更高的资金、人才和市场关注度,获得更好的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失败和效率较低的企业则迅速进行分解,企业则不能获得相应的配套服务。
        四是商务功能,主要布局在镇海大道商务区,对接镇海新城的箭湖商务文化核心。这是创新空间的成熟载体,是与外部是创新资源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以商务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
        
        3创新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空间的承载主体多元化,城市设计必须把握创新空间布局方式和规划设计语言,选择适合的空间布局方式和规划设计语言,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
3.1 面向多元主体的规划策略
        一是空间设计的多主体。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创新空间都具有不同的规划对象,创新型城市、高科技园区、产业园区、智慧社区都有可能形成相应的创新空间,都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引导。随着创新产业分工细化,必然导致其产业链条分解和服务业的多样化,传统的城市功能分区已逐渐演化为制造业、服务业等专业发展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而在更广的层面形成具有城市发展特色的创新空间,推动整个城市成为创新型城市。
        二是布局结构的多元化。从规划布局方面来看,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同心圆式城市(北京)、多中心城市(上海)、带型城市(深圳)等等。从功能结构方面来看,随着科技创新的发不断发展,承载创新空间的高科技园区已经在功能上摆脱了传统的工业区发展模式,包含了更多如居住、商贸、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并且会根据不同的城市区位,产生出不同的功能结构模式。如城市综合体模式、多中心布局模式、集中嵌入式模式和多元互补型模式。
        三是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创新空间内部的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属性,其建设和管理并不能完全遵循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要通过竞争和协作给予创新空间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好的服务,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就如上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这样的治理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许多创新产业集聚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功的。
3.2 坚持共享融合的设计手法
        创新空间的发展边界,主要是以功能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础,功能之间没有明确的空间物质边界,空间的共享性不仅仅体现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它更应体现在对整个周边地区的开放和共享。因此,创新空间的功能混合与弱化,是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和凸显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空间功能边界的混合弱化。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功能按照各自性质进行不同的空间功能混合,打破原有的边界,形成创新空间。如,创意园区中都保护着多样化的功能组合,居住、商业、办公等;再如同一栋建筑中也可以分为上部是办公、下部是商业零售,地下则是停车等的立体化功能组织。
        二是时间活动概念的混合弱化。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合在同一系列的空间中,使空间使用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如在城市办公密集区,适当配置商业居住和娱乐功能,从而使那些空间在非工作时间段仍然有活力,促进城市空间的利用;再如在创新空间中加入适当的居住功能,就能够保证其24小时都具有完整的人的活动。
3.3 采用创新灵活的设计标准
3.3.1混合的用地功能
        从用地功能上分析,创新空间的用地功能较为复杂多样,但是一定具有产业研发用地,其余如商业办公用地、居住用地和休闲娱乐用地等根据具体需要分布其间。在具体分类上,可以分成若干类,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可以组合成多样化的创意空间。
        在用地比例控制方面。创新空间具有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布局发展多种形成的创新场所。如以“创意产业+商业办公”为主的创新空间,其主要指标控制就要针对商办和教育科研,可以适当减低居住用地比例,提高商办比例;以“研发+居住”为主的创新空间,其居住用地的比例就可以适当提高;以“研发+学城”为主的创新空间,则更倾向于形成一个区域小城市,因此其用地比例就可以适当参照高科技城市的用地比例。
        
3.3.2 灵活的评价指标
        对于一般的城市用地指标评价,一般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总用地指标和分项用地指标。对总用地指标而言,主要通过强制性指标,从整体空间上对其进行各项规划控制。对分项指标而言,通过以往的规划实践经验,通过对不同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来控制城市的发展。例如,在建筑密度方面。一般城市区域的建筑密度一般为30%左右。但是部分创新空间是由旧工业厂房改建而言,如上海城区内部的许多创意产业园区,都是在城市“退二进三”过程中,通过对原有城市工业厂房进行功能置换后,形成的城市发展区域。如,上海虹口区的空间“188”创意产业园区,就是在原上海仪电厂的基础上改造创办的,所以其建筑密度就比较高;再如位于城市郊区的科研型的创新空间,如大学城等,一般需要营造较为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这些创新空间的建筑密度就会比较低。因此,对于建筑密度的评价需要综合情况实际确定。
        总体而言,在进行创新空间的规划设计时,不应简单的采用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法开展工作,要充分考虑其创新空间特征内涵,探索适合创新空间特质规划与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创新型城市战略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饶戎. 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规划研究与编制[M].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3.
3.吴林海. 世界科技园区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02, 000(001):36-40.
4.孙秋柏. 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思路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012):45-46.
5.刘萍, 李莉. 地方高校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模式分析[J]. 国际公关, 2019(12).
6.栾峰,  王怀,  安悦.  上海市属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总体空间分布特征[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2): 70-78.
7.张尚武,  陈烨,  宋伟等. 以培育知识创新区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对杨浦建设“知识创新区”的规划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4): 62-66.
8.卢济威,于奕.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J]. 城市规划,2009,(02):66-71.
9.徐刚. 失序的城市景观结点及其整合机制[D]. 清华大学
10.张剑涛. 简析当代西方城市设计理论[J]. 城市规划学刊,2005,(02):6-12.
11.朱春奎.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J]. 中国科技论坛, 2006, 000(001):140-144.
12.魏后凯.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J]. 经济管理, 2003, 000(006):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