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素养理念指导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3月   作者:黄建军
[导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乐山市井研县纯复镇九年制学校   黄建军  613100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孩子意识启蒙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习作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与想象力,进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以教学实际为基础,教师不再局限于课前的预设,利用培养写作素养的理念指导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结合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从而多方面提高其写作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其习作能力,使习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写作素养;策略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与发展,关于课程核心素质的考察范围已经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课本,这就需要教师将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融会贯通,将教育从表面落实到核心素养上。写作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该从写作素养入手,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联想能力与学习写作的能力。教师可以创新习作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切入点入手,将写作训练与日常的课本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时刻都能学习写作,进行习作训练,从而提高写作素养。
        一、素材积累,养成写作习惯
        把握写作方法,首先需要把握习作的客观规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学会“随时记、日日记”,第一时间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懂得灵感的宝贵。
        在每个小假期来临之际,教师都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假期里的行为活动,不需要洋洋洒洒的篇幅,不需要长篇大论,甚至不需要多么完整的结构,只是记录生活的一小部分,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件小事,或者是偶然想到的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生活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事情,学生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督促自己做生活的记录者,灵感的收集者,习作的打磨者。返校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的日记素材创作一篇习作,学生在运用假期积累的素材时,就能以真实的视角来描写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逐渐养成写作习惯。
        另外,日记能够督促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细节的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写作是细腻的创作,需要立足于微小事物,见微知著。
        二、课文续写,延伸习作个性
        由于内容和篇幅的限制,现有的教科书常会节选小说故事的片段,这些故事片段精彩纷呈,却又留下了丰富的思考空间与想象空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弥补教材的“留白”空间来拓展知识,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阅读,加深印象,延伸体会,在此基础上将故事改写或者续写,发挥联想能力,提升习作素养。
        例如,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课题“笔尖流出的故事”为例,教师首先可以结合本单元课文《桥》为学生示例,一个精彩的故事如何生成,《桥》中最后才点名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不仅解答了故事前面两人冲突的问题,更增添了意料之外的效果,使故事的故事性更强,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升华。


但是这篇故事篇幅较短,同学们经过思考,发现自己有更好的想法来续写,或者是改写这个故事,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勾连自己的体会想象,可以丰富故事的细节,也可以改编故事情节,以此为基础写一篇习作,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会与印象,又将习作做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延伸,一举两得。再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为例,在这首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白如今的学生对待事物的想象往往基于现实的自然环境之中,因此需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这首诗歌中出现的事物,如田地、桑麻、村庄、童孙、树荫、瓜田,有效地连接起来,扩展内容填充想象,写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故事,不仅可以考察其语言丰富程度,也能提高其扩写、想象能力,并且引领他们在细细品悟中激发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随机应变的写作能力,丰富写作训练的方式。
        语文课程的学习正是如此,不局限与课本上的任务,还可以通过融合多方面教育这样的形式展开。当然,在平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并积累从中学到的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以及批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将阅读的收获带到习作当中,静下心来细细品悟,学习文章的行文风格和修辞手法等,为自己的习作增添素材经验,让每一次阅读与习作都有满满的收获。
        三、精准阅读,学习写作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材写作课题多半是比较完整的大概念,比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样的训练虽然会培养学生写作的完整性与叙事的流畅性,但写得多了容易形成“假大空”或“流水账”的套路,且使学生写作疲劳,降低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育补齐教材的短板,通过课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精准写作,例如描写微小的事物,捕捉生活细节,并与简单的修辞手法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课题“介绍一种事物”为例,教材要求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也可以分段介绍事物不同的方面。教师可以综合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将以往学习到的细节描写的技巧与说明文相结合,再仿照本单元说明文的特点,用准确、描述性的语言去描述。如描写荷花,首先介绍荷花外形、颜色、气味、花期等主要特点,可以下定义,摹状貌,再通过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从食物方面与药材方面分别说明荷花的功效作用。
        细节写作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可以收集符合学情的优秀书籍或范例,供应学生阅读,凸显习作的魅力。也要在平日的课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习作练习。
        结论
        写作教学无论从内容广度还是思维深度上探究,都是宏大和深邃的,写作能够锻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信息提取和理解把握能力、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拓展更有深度的思想与更广阔的视野。教师在写作教育中引入写作素养培养的理念,进行深度教育,引导学生学生脚踏实地写作,把握习作妙趣,最终提高写作素养,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微[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2):40.
[2]孙岩.巧用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15-116.
[3]牛风娟.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