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浩
济南市长清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旧城区改造势必会对原有小区建筑产生影响,安置小区是为了处理拆迁问题得到的产物,能提高旧城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针对安置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旨在集中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安置小区建筑规划合理性,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设计
引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要实施拆建移建、开辟新区等规划方案,将带来原住区居民拆迁问题,当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安置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通过新建拆迁安置小区,解决居民居住问题,确保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
1安置小区建筑设计原则
在进行安置小区建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是注重人本思想。建筑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一个和谐的建筑环境,提高邻里认同感,方便用户之间的交往互动,将邻里交往作为安置小区设计要点,从而保证建筑设计质量。二是追求简洁的设计风格。在建筑设计风格方面,要从现代主流审美出发,将简洁自然设计理念渗透到安置小区建筑设计上,提高空间舒适度,加强居民和建筑环境的互动,使其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以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安置区为例,将其看作是城市的延伸,能从小区设计中明显感到时代气息,建筑外形展现出清新、现代化特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三是保证生活品质。在安置小区建筑设计中,要保证小区构架合理设计,注重交通的便利和景观设计,同时从居民生活要求出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困境
2.1规划建筑设计不具备实践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即使征用了农民的部分土地,让他们居住到安置小区内,实际上,他们手中还拥有一定的耕作用地,他们还需要前往耕地上劳作。但是,很多安置小区在确定建造的地区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没有考虑农民到耕地上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出行的费用,日积月累,这笔交通费用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农民对安置小区的满意度也自然会有所下降。同时,建筑设计师在对安置小区进行规划时,还是按照以往的城市住宅区的规划思路,一味地提高住房的数量,而不融合理念,只是考虑到住房是用来居住的,而没有加入一定的人文因素。没有将地理和文化等元素纳入到设计规划中,以至于居民觉得自己居住的地方没有人情味,拥有距离感,而没有归属感,没有家的感觉。
2.2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安置小区的农民在刚刚进入居住的小区时,内心是欢喜的,对外部环境没有进行观察。可是,当这份喜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时,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居住的环境时,就会发现安置小区内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他们没有可以进行文化消遣的地方,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甚至很多公共用房都是闲置的,没有一个可供多数人聚集的活动的场所。尤其是安置小区内有很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想和认识的老人一起聚集活动,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长此以往,会影响老人的情绪,降低他们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2.3缺乏适宜的停车用地
安置小区缺乏停车用地,导致停车问题成为了影响人们居住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安置小区虽然规划了一片区域用来停放车辆,可是却忽视了农用车的大小问题,导致一些农用车只能停放在小区内的主要道路上,给人们的居住安全埋下了隐患。同时,有些小区的车库们较为狭窄,无法停车,住户就将它们用来堆放杂物。甚至有些小区根本没有规划停车用地,住户的车只能随意停放,杂乱无章,影响了住户的正常出入。可见,安置小区的停车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不能在对此视而不见,而应该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法。
3安置小区建筑规划及设计
针对当前存在的安置小区规划问题,还要不断优化安置小区规划方案,确保建筑规划设计有效性。
3.1区位选址
在安置小区建筑设计前,要做好区位选址工作,总结以往设计经验,结合周围建筑环境和居民需求等,制定区位选址方案,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意识到安置小区是城市体系中的一部分,应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更新区位设计,确保安置小区能融入到城市中,保证小区和其他城市建筑的协调性。当受到条件限制,只能将安置小区设计在郊区时,应加大对周围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备的投入,减少不同区位小区间的差别,保证安置小区设计合理化,体现出公平公正的设计理念。同时需要注重小区周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将其用作商业和办公方面,建立系统的建筑构架,推动区域良好发展,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区位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安置小区居民生活品质,因此,应将区位选址作为改进重点,要求设计人员从区位选址角度出发,打造良好的生活周边配套环境。
3.2优化面积设计
考虑到传统安置小区面积设计主要存在和安置人数不相符的问题,因此,今后安置小区面积设计中,应改变设计思路,在充分了解拆迁人数后,按照人口总数有效规划小区总面积,确保用户居住环境良好,能自由开展各类活动。同时还要解决传统安置小区雷同度较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面积设计,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优化建筑规划设计。例如,考虑到现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可将安置小区设计成混合住宅区,解决小规模居住区过于分散的问题,符合居住群体实际需求。总的来说,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制定设计方案,其中面积设计是建筑规划主要内容,可从面积合理规划角度出发,建立新的建筑形态,为安置小区设计提供有效思路。
3.3户型套型设计
进行户型套型设计时,应注重建筑户型的弹性设计,提高建筑外观和整个结构体系的可变性,提高设计水平。例如,在安置小区建筑设计上,可采取跨度结构设计方法,实现内部空间的自由阻断和随意组合,由此得到多元化功能空间,能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需求,是提高安置小区设计效果的重要措施。这种建筑设计模式下,为用户提供了自由设计住宅空间的机会,在保留总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由用户对建筑空间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建筑设计和用户需求的充分结合,从而提高小区建筑功能性。同时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可进行空间重复利用,对建筑空间进行灵活处理后,进行空间上的重新规划,如采用错接式、复式设计手段,能得到相应功能的建筑区域,满足用户具体要求。另外,可进一步细化建筑设计内容,针对内部空间进行隔断处理,将多样化设计方案落实到建筑内部设计中,减少同质化现象。
3.4基础设施有效设计
在进行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围绕小区进行基础设施设计,以便全面建立建筑环境,从居民日常生活考虑,打造功能完善的小区环境。实际设计时,要加大对空间设计的考虑,确保公共空间建设规模较大,满足居民交流互动要求,在交流空间中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提高人们居住舒适度。除交流空间外,还要适当建设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活动空间的划分,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群体提供适当的活动场所,同时在小区中设置座椅、凉亭、亲子互动设施,可体现小区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能满足住户精神层面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及时解决阻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各类问题。从城市化建设实践来看,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将出现原住区居民搬迁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一问题,提出安置小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安置小区建筑的合理设计,提高居民满意度,为城市化建设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渝冰.浅谈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J].居业,2018(03):55+57.
[2]鲁茵.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安置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7(1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