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渭南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江浙地区的实践创新,是一场大范围、全要素、多类型的土地资源综合保护利用开发实践。本文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理念,深入剖析了土地整治的生态文明价值,积极探索了推进农村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举措,旨在为类似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环境治理经验,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全域土地整治;水土保持;生态文明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单一要素的土地整治模式已难以解决农村出现的综合问题,以“多规划统筹、多目标定位、多要素整治、多政策运用”为特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自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上海、广东、湖北、江西、重庆等地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面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1全域土地整治的水土保持理念
1.1秉承生态优先,保护、开发、治理相结合
全域土地整治秉承“生态优先,保护、开发、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把生态元素充分渗透到治理的各个细节中,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开发,注重以生态为价值导向的先进观念,不盲目追求大开大挖,追求生态和谐、环境良好的农业区形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某市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范围给予了明确规定,禁止在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开垦的区域选址,包括坡度大于25°的区域、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区域、“十二五”以来已经实施过土地整治项目的耕地等。
1.2精心设计,创新整治体系
传统的土地整治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和其他工程,这五大工程在目标导向、体系设计、内容及绿色化整治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引下细化各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方法,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体系有别于传统土地整治模式,通过打破单一目标的局限,加强乡村生态治理和乡土文化培育,实现土地整治工程目标多元化、环境友好化和景观生态化。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项目区地形、土壤等要素,避免干扰原生土壤理化性质而导致的土地退化及乡村景观风貌的破坏。土壤修复需要在土壤专业调查基础上进行,对土壤回填时机和客土的特性进行充分的研判,避免土壤养分二次流失导致的改良效果不佳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本着系统规划、连片治理原则,结合各地区水资源供水能力、作物需水特性等确定输水、排水方式,积极推进老田向标准化条田转变,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增强滞蓄能力,使整治区域保持畅通且连续生产生活空间,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在田间道路工程设计中,考虑方便乡村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境避让,并做好道路防护,避免对乡村景观产生影响;在生态防护设计中,农田林网应注重树种搭配和季相变化,以及林带方向、宽度、间距等方面设置。同时做好污染处理工程,对乡村垃圾、污水、废气等进行有效及时治理,提高农田景观异质性,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尺度效应。
1.3发挥政府主导,群众广泛参与
(1)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级别,对当地乡(镇)、村组给予一定的政府资金补助,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区域内垦造耕地项目、“旱改水”项目可在原有资金补助的基础上,额外给予资金补助。(2)加大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了解并参与到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各个环节,包括规划、选址、实施及验收等,尊重和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
1.4加强监管评估,严控风险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抓住关键环节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一是在试点阶段严格项目申报,从村庄规划、资金保障能力、群众意愿等方面,优化选择试点乡镇。二是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监管系统,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从申报、实施到验收全流程信息化管控。三是利用遥感手段,定期监测村庄规划的落实情况,防止侵犯农民权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倾向。四是严格验收评估,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年度评估和综合评估,严格规范新增耕地指标的验收认定和交易管理。五是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评价,全面掌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建设成效。
1.5加强教育培训
构建相关综合学科,着力培养一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高水平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才;对原有土地整治机构人员进行新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土地整治机构队伍力量。
2全域土地整治的生态文明价值
2.1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式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其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就是很好的范例,目前中西部地区,已经在借鉴浙江省在乡村治理方面的经验,陆续开展了土地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国土整治工作发展的根本趋势。
2.2助推环境效益转化,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全域土地整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民造福的公益项目,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确保了旱涝保收,实现了荒山变良田的华丽嬗变。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农村产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吸引了大批劳动力回家乡创业,开创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一根产业链”的新局面,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域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带动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同时,整治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土壤肥力,全面提升了耕地质量,使原来的果园、荒地、中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新增的耕地指标可增加指标调剂收入,既能壮大财政实力,又可以解决环境整治的经费来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综合整治任务实施需要不断探索综合整治方法、创新工作机制、资金和部门协调统筹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范,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实施工作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着力释放综合效益[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2-5(3).
[2]李红举,曲保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土地,2020(6):37-39.
[3]吕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路径[J].中国土地,2020(10):35-37.
[4]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推动解决突出土壤污染问题的实施意见[Z],2019.
[5]陈潇玮,郭红东,王珂.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营建模式研究: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J].建筑与文化,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