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星
杭州工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革新与变化,山岭高速公路出现与社会需求和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吻合,这类建筑能够批量化生产,且安装的流程简便快捷、运输条件较低,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建设成本。山岭高速公路实用的材料较为环保,价格上的性价比十分可观。BIM技术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成果,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信息化、集成化、产业化的转型。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针对BIM技术在山岭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于发展进行详细研究,深度挖掘二者结合后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山岭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效果
在我国建筑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背景下,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开展建筑行业的优化和完善,保证不同建筑都能够在合理、规范的状态下开展,转变传统建筑方式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建设、稳定建设。而BIM技术这是应运而生的现代化建设技术之一,将二者结合对建筑工艺、建筑效果都具有极强的推进作用。
一、BIM技术的概述
BIM是我国工程建筑中新生的建筑模式之一。BIM是一种崭新的数据软件,在山岭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称得上是技术变革,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山岭高速公路的生产建筑效率。
首先,BIM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BIM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性能,与平面图示相对比能够实现直观、立体、生动的信息展示,尤其是三维建模功能,能够将平面设计图以立体形式展示出来,有利于山岭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建筑模式的建设质量提升。
其次,BIM技术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能够将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不同环节相结合,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安全性。
最后,BIM及时能够模拟工程建筑中的各个环节,并且对其中包含的细节进行规划统筹,在模拟的过程中能够展示建筑物建设成功之后的形式,对各个阶段的进度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控制,进而能够有提升建筑物中各项数据的正确性,增强建筑的整体质量。
二、BIM三维模型构建
山岭高速公路工程BIM模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设的模型有BIM模型、桥梁模型、隧道模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等,需要设计和制造的构建约有10000余个,需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图全面、细致的反应出施工建设的各项工作细节。
(一)地形BIM模型构建
将施工区域的地形图相关数据直接导入到Autodesk InfraWorks360系统中,制作并生成该区域地形模型,将桥梁、隧道模型导入地形模型中,最大程度还原现场实际地形情况。
(二)桥梁BIM模型构建
BIM模型的构建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给定坐标,与设计尺寸呈1∶1的真实比例关系。首先根据图纸坐标制作道路平曲线,然后在平曲线中加入竖曲线要素,最后生成道路中心线。根据道路中心线及桩中心坐标,建立桥梁各构件模型,确保了模型精度。同时,利用CATIA参数化模块,实现了桥梁参数化建模,既确保了模型精度,又极大地缩减了建模时间。
(三)隧道BIM模型构建
通过建立隧道各标准断面模板,将其导入道路中心线文件中,可快速、准确地建立隧道BIM模型,实现了参数化建模。
(四)细部钢筋BIM模型
针对该工程部分构件钢筋密集及复杂等特点,建立三维钢筋模型,进一步深化、细化建模精度,为下一步三维可视化交底碰撞检测等奠定了基础。
三、BIM技术在山岭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一)设计阶段
利用BIM技术能够在山岭高速公路的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建模处理,实现山岭高速公路的三维展示,这样一来能够保证设计数据直观的展示在工作人员面前,避免建设进程中出现疏漏。BIM技术还有良好的纠错功能,帮助设计人员、工程师及时有效的发现建筑设计图中的问题,完善图纸设计内容。这对于山岭高速公路的信息汇集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生产安装阶段
在山岭高速公路生产安装阶段,传统安装模式中经常会出现人力资源管理混乱、技术实施不成熟、且少必要的山岭高速公路管理经验等。由于工程建设中各个方面的信息内容十分复杂,在原材料准备、预制件采购与运输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旦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则会影响山岭高速公路的实施质量,甚至造成工程整体不可逆的影响。将BIM技术与山岭高速公路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能够实现工程建设中资源与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且在工程建设正式开展之前还能够根据建设设计图纸、建设场地进行建模,直观展现出山岭高速公路建设的整体步骤,能够为工程开展奠定稳健的信息基础。在BIM技术指导下的信息库建设,能够收集工程开展过程中各项工艺实施的具体情况,便于在日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工程现场混乱,有助于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
(二)管理维护阶段
在建筑物的管理和维护阶段,传统的维护形式中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管理,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大量的设备、人力资源、工艺实施等,单纯依靠人工经常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错漏的现象。利用BIM技术则能够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管控,及时监督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出现问题的工程环节进行技术定位,及时有效的提出解决措施,降低工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BIM技术在工程维护和监督的过程中还能够第一时间定位责任人,可以开展精准的建筑责任追究制度。同时BIM技术还能够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消耗和磨损进行时时监督,逐渐剔除工程中的高能耗设备,有效节约自然资源、资金、人力资源。
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研究能够看出,BIM技术在山岭高速公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逐渐替代传统建筑模式,且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果。对于BIM技术的研究主要应用于山岭高速公路设计、建筑、维护、交付使用阶段,但是BIM技术的优势却远远高于现阶段的研究基础。鉴于此,需要将现阶段的技术使用研究作为未来山岭高速公路的研究基础,力求能够获得最为稳定、高效、安全的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马蕾.BIM技术在山岭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 (3):215-216.
[2]于建.浅淡BIM技术在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8,(21):188 -189.
[3]胡莉萍.刍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18):1796.
[4]海文杰.刍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16):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