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琼
上海朗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以苏州仁恒园和居住区为例,首先阐述了设计灵感与平面构图,紧接着从入口展示区、北侧宅间区、南侧核心景观区、楼王泳池景观区、轴向景观带以及商业景观区六个部分探讨该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最后提出强调人与自然互动、体现人文关怀需求、注重绿色健康理念、营造生态植物群落、创建点线面相结合应用特色,旨在为其它居住区景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苏州仁恒园和、居住区景观、应用、设计要点、自然
1. 仁恒园和居住区项目概况
仁恒园和居住区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文灵路东兴盛路北交汇处,项目延续了仁恒一贯对土地选择上的严苛要求,选择地址的位置属于苏州的城市中心。项目场地景观面积69899㎡,整体为不规则方形,有一条河道隔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南北方向长度约288m,南侧南北方向长度约117m,东西方向各长度约215m。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灵感与平面构图
2.1 设计灵感
仁恒园和居住区整体类型划分属于仁恒“公园系”产品,其周边的公园在功能定位上精心设计,不仅要打造周边地块公园化定位,而且还希望可以营造一个隐秘安静的环境,给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静心休养,鸟语花香,四季风景优美的公共景观。同时在对于地块的硬性要求上也非常的独到,不仅对于消防安全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还提倡以人为本的设施要求,将人的主观感受优质体验做到极致。该居住区景观尝试利用现代的造景手法,提取城市环境肌理,沿袭江南水乡特有的雅致气韵,营造出流水在屋宇间徜徉的住宅体验。
2.2 平面构图
采取景观双轴共通、感受与体验互换的方式营造南北和东西的两条景观轴。两条轴线变化灵动又沉稳有序,看似分散错落又紧密相连,其中轴线主次分明,变幻极其具有艺术感,动态韵律和静态景观虚实相生、完美结合。
3. 苏州仁恒园和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设计分为入口展示区、北侧宅间区、南侧核心景观区、楼王泳池景观区、轴向景观带以及商业景观区六个部分。
3.1 入口展示区
作为社区的主要人车出入口,设计解决了人车的流线管理问题,同时利用恢弘大气的门头和高低错落的水景为业主营造出尊贵、富有仪式感的归家体验。
3.2 北侧宅间区
北侧宅间区的阳光草坪、成人活动区、景观廊架、烧烤区都是完全不同的功能划分,可以多方面的满足业主要求,实现多元化的人居环境。这样的区域划分能够使得空间尺度均匀有序,且多样变通,能营造一个和谐有趣又具有生活气息的社区氛围[1]。
(1)南向花园。每栋楼的南向花园,让居民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能够治愈居民的内心,让他们回家就能感受先回到自己的秘密花园,被绿意包裹围绕,沉浸到大自然的环抱中,感受到自然放松的惬意和舒适。
(2)消防安全登高。所有的消防安全登高面均分在每个南向花园,不仅绿意盎然,景色迷人,而且合理布局的消防安全登高面能够提供足够的休息空间,感受阳光明媚以及大草坪的开阔,感受树影婆娑鸟儿欢叫,感受家庭聚餐欢歌笑语,令人羡慕的安宁闲适的居住氛围。
3.3 南侧核心景观区
南侧利用草坪、草阶、树阵、水景等景观元素,营造出清新怡人的宅间景观。该区内儿童活动区的设计色彩轻快明亮,配合设置洗手台、婴儿车摆放点、看护廊架,确保儿童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玩耍。
3.4 楼王泳池景观区
该区位于整个园区内景观最优点。满足全年龄段亲水需求的泳池设计,提升了住户的居住体验,围绕泳池展开的特色景观设计,丰富了住户的感官感受。
3.5 轴向景观带
轴向景观带作为串联起归家和游园的主要道路,设计时希望让每一位归家者都能感受到归家的尊贵礼遇。流畅自由的曲线充满设计感,用适宜于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列植于道路两侧,营造出一种温馨、健庩、阳光的生活感受。
3.6 商业景观区
场地西侧沿街为商业景观区,通过大型艺术雕塑和可参不互动的水景吸引人流,配合阵列栽植的树木,鼓励人们在此进行社交,营造出惬意的购物氛围。
4. 苏州仁恒园和居住区景观特色
4.1 强调人与自然互动
人与自然本位一体,同属于这茫茫自然间,因为城市的兴起慢慢有所剥离,而今人们对于自然的追求又越发的明显了,在景观的设计上更加的倡导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以缓解现时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缓和人们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2]。
仁恒园和居住区外揽21.7k㎡中央公园,内拥70000㎡花园景观,通过树木及水景进行空间围合,建筑、人文、自然、美学在这里巧妙融合,让邻里生活跨界交融。景观设计是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性,将自然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实现自然与人的良好关系,这就是于当代人们重视的景观设计性、实用性与美观性,不断提升环境,不断满足居民需求。如该方案设计中的林下会客厅,设计形式是采用微地形的方式进行围合,整个地势抬高至1.5米,局部达到1.8米,听风吹叶漱,听蝉鸣草动,听星河满月,听日落西山,让居民不断的沉浸于绿色的生命中。
4.2 体现人文关怀需求
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重要设计理念,主要是满足居民各层次的需求上再对绿化做出精细设计,以此促进园林绿化主体的舒适度。仁恒园和居住区景观对人文关怀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苏州当地气候进行了考察,通过系统分析和设计构思,结合当地的气温、风向、降水情况,营造宜人宜居的环境空间,同时也对该居住区的景观绿化和活动场所做出了合理有序的场景设计与布局。如在排水良好的地块设计大草坪,而排水通畅干燥的地面可以躺着晒太阳,享受日光浴,自然美好。(2)合理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景观设计移步异景,给人以趣味别致、变化多样的舒适体验感;(3)注重细节设计。如居住区内的游泳池采用“心形”的构图,传达着美好归心的寓意。泳池内部分成人池和儿童池,成人泳池为多台阶目的是消除场地高差,儿童泳池妙计设计较小,且深度严格限制。泳池的外侧设置树阵围合,营造半封闭式的空间,能够增加泳池的私密性。(4)户外活动场地类型丰富,动静结合,满足各种年龄和爱好的居民的需求。如有设置运动场和游泳馆满足运动爱好者需求,设置阳光草坪满足休闲娱乐的人群需求等。
4.3 注重绿色健康理念
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朝着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的设计目标和终极理念[3]。该居住区景观设计健康绿色发展具体表现在果化、药化、绿化以及香化四个方面:(1)果化。它是指多种植一些寿命长、效果好的果树,如果石榴、香柚、碧桃、杨梅、银杏等。(2)绿化。它是指多种植一些常绿植物,乔、灌、草尽量常绿化,使居住环境绿意盎然。(3)药化。它是指多种植有药用价值的药材,如细叶麦冬、大叶女贞、香樟等。(4)香化。它是指多种植花期长且能四季飘香的绿色植物,如小叶桅子、日本晚樱金桂、二乔玉兰以及白玉兰等。经过实际核算后,该居住区绿化面积高达34429㎡,南区设计了樱花大道、银杏林等,此外,功能区上还设置了日常生活慢步道以及全龄儿童活动区等。
4.4 营造生态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搭配做到物种多样,错落有致,尽可能达到景观效果的持久性。该项目生态植物群落的营造具体表现如下:(1)香樟+无患子-丛生香柚+花石榴+金桂-瓜子黄杨球+红叶石楠球+金叶女贞球-金叶女贞+瓜子黄杨+毛鹃+草花;(2)朴树+香泡-香樟+特选红枫+金桂+杨梅+鸡爪槭+丛生乌桕-金森女贞球+海桐球+大叶黄杨球-红叶石楠+桃叶珊瑚+金叶女贞+紫鹃;(3)丛生朴树+香樟-染井吉野樱+丛生紫薇+金桂+鸡爪槭-金森女贞+瓜子黄杨+大叶黄杨-草坪;(4)马褂木+榉树+香樟-特选桂花+鸡爪槭-瓜子黄杨+金森女贞-草坪。
4.5 创建点线面相结合
景观设计规划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对整个空间的路网、绿地、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营造,让分散的点成线成轴,让错落的线条布局得体,对整个空间的营造形成灵动又有联系的整体。仁恒园和居住区景观在进行设计上,增加人与景观互动,形成全新空间网络:(1)在居住区环境的设计时,利用硬质的车库、台地、坡地等加入到亲绿的元素中,硬质的景观遇到绕软细腻的枝条,形成别样的精致,充分满足人们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2)满足居民的亲水性。水是生命之源,以水为纽带,贯穿景点,引水入园,傍水而居。设计中增加亲水空间的场地,营造居民亲水、观水以及听水的场所空间。(3)增加接触地面的机会,设计室外活动场所,如阳光大草坪、草台阶、林下休闲空间以及景观平台等。(4)提升亲子空间的设计品质,优化对儿童活动的场地,增加智慧启蒙和亲子共同参与的场所和设施,有效地培养儿童合作冒险的精神,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仁恒园和居住区景观设计强调人与自然互动、体现人文关怀需求、注重绿色健康理念、营造生态植物群落、创建点线面相结合,各节点的空间尺度分配均衡。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应重视合理的设计思维,通过各类设计的场所和设施营造邻里和睦的活跃氛围,给人们提供理想的生活方式,让居住区成为大自然的映射,最终营造环境优美,宜家宜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田玉霞,辛涛.居住区样板区园林景观项目效果把控[J].现代园艺,2019,(7):88-89.
[2] 王宇.商业楼盘售楼处室外景观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7(12):66.
[3] 李祎璇.沈阳市售楼处室外景观调查与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