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曹志荣
[导读]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能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曹志荣
        天津市集贤里中学             天津300400
        摘要: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能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讲授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让学习者能体会到基本的技巧和知识技能,还要让初中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感受文字之美,能阅读并欣赏文本,进而提升题语文学科素养,为提升其综合素养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略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引言:从当前的初中教学来看,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情况并不乐观,其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初中语文课时受到严重压缩,而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初中段的素质教育要求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提升其艺术能力。从当前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用微课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期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指导。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要让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能使其维持基本的学习积极性,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展开学习十分重要[1]。初中生对环境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其很多行为受环境所影响。但是当前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师在课堂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其在较为被动的地位上,其不能有效吸收相关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并且整个语文教学流程缺乏创意,陈旧固化,不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消耗,学习动力逐渐减弱。因此,教师要能大胆地开展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能在设计课堂引导方案时更多的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积极转变其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课堂专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这个时期也是初中生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其本身有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能充分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能在借助微课的自学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2]。因此,教师要能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及时摒弃落后的传统教学理念,用新理念、新技术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怎样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开展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要关注的教学重点。要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充分发挥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能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中。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中《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让在微课视频中加设不同地区的冬季的图片或视频,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本课内容的状态中。并在其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如“在你的观察中,冬天的气候有哪些特点?”“结合课文思考,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气候特点?”作者在写济南的冬天时,为何提到北平和伦敦甚至热带地区呢?
        (二)拓展微课的应用
        微课又名微视频,其本身是一种以展示视频片段的形式呈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微视频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之内,其有较强的可视性,并且能有效集中初中生有限的课堂专注力[3]。因此,在使用微视频前,教师首先要将其基本属性把握好,从而使其能在最大限度内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内容,将其制作成微视频的相关片段,对其进行集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思路加以呈现,让学生能在反复的观看和播放中进行深入学习,使语文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都能满足去学习需求,借助微视频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中《游山西村》一课时,可以将本首古诗的作者陆游进行简单介绍,并将本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对于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行重点讲解,将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进行重点揭示,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其中的道理进行讲述,从而加深学习印象。教师要能不断地拓展微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充分对其加以利用,使其为初中语文课堂及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持。
        (三)实践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家完成一定的知识学习,而将正式的课堂转化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场所,用来解答疑惑和知识运用[4]。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都教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借助使用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教师成为了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思考,帮助其开阔思路,使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一定的学习。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初中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更加热爱语文课堂。例如, 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本课的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微视频,并设置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如“斯科特到达了南极以后,其在南极看到了什么?”“斯科特探险队在返回基地的途中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并在随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茨威格用什么词汇形容斯科特等人的经历的?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展开思考,并在具体的课堂中和教师、同学展开分享和交流,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初中语文课堂能借助微课的支持有更大的创新,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课堂的组织形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能借助开展的活动提升初中生的各方面素养[5]。如用辩论的相关形式开展教学,教师给出相关课题,如生命课题,这一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其本身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正式开始前就形成了正反两个辩论团队,要不断积累辩论要点,在正式的课堂中,语文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其中,组织整个辩论的过程。而学生在进行积极的辩论时,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得以有效提升。这个体验能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热爱语文学科。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泊秦淮》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感受当时的社会现状。并能了解本首诗的创作背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却不知危险近在眼前,却依然醉生梦死。诗人面对此种景象写下了本首诗,抒发其愤慨之情。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能有时间、金枪和心情听曲子的,发大部分都是豪门贵族。这些豪门贵族明知偏要听亡国之音,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形下,思考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辩论,激发其产生不同的思考。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投入更多专注力在其中,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要让微课的资源有一定的保障。可以结合初中语文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特别设计,将其集中呈现在微视频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成微视频,并形成一定的资源库,满足不同的基础的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其借助微视频就能了解并掌握知识点。让微课真正最大程度地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越.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9,01:115.
?
[2]王建波,于松军,郭江浩.基于电子书包的“三导三疑”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7:74-77.
?
[3]吴素萍.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1:193-194.
?
[4]吴君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实践初探[J].文学教育(下),2020,06:184.
?
[5]尚向怀.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下),2020,07:10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