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莉
贵州省普定县黄桶街道太平小学 贵州安顺 562100
摘要: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工作都通过语言完成,因此,教师的语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任何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不断学习、充电,更新知识结构的精神外,扎实的语言功底也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修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使用教学语言和怎样才能进一步锤炼教学语言成为很多教师所关切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来看,仍然有少部分教师并不重视教学语言的设计,认为上课就是要讲好课本知识,往往忽略了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授课等有关教学语言的问题。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为切入点,具体阐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借助分析教学语言使用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晰教学语言提升修养和进行锤炼的措施,以帮助更多语文教师设计好教学语言。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概述
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所使用的话语。从狭义上来讲,这种教学语言仅指教师讲课时说的话,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教师的板书语言、幻灯片语言,甚至是作业语言、学案语言等。由于板书语言、幻灯片语言等内容已经是教师经过反复推敲锤炼的内容,所以本文采取教学语言的狭义概念,重点研究教师在授课时怎样注重教学语言锤炼。之所以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因为语文教师应用课堂教学语言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111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地是来自教师□中所说的话,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讲求“听说读写’’四要素,而教师的教学语言正是影响着学生"听”的首位要素,所以教师该怎么说、说什么内容、怎样才能说得好特别关键。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果能够深度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修养,不仅有利于授课质量逐步提高,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述进_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在语言聆听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教学语言的使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教学语言的修养,进一步锤炼教学语言。
二、教学语言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在锤炼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前,我们要先从日常的教学实践出发,切实分析教学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从实践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语言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有所缺乏。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是就课文讲课文,对教材中的名句金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这个地方比较重要,大家重视_下"。然而这些地方正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些内容,我们很多教师却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和授课的教学语言联系在—起。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基础的教学语言,却忽略了怎么样才能让教学语言进行升华,怎么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语言的修养。
这些问题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更需要我们进行针对性解决。四、提升教学语言修养和进行锤炼的措施
(一)教师要夯实语文基础
作为教师来说,要想锤炼教学语言,首先要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虽然基础知识作为语文基本功教学的重要内容,不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实践上都有着重要地位,但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我们依然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淀。在教学语言这个层面,教师一定要对教材语言烂熟于心,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经典词句,要争取做到入脑入心。这样一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直接将教材的语言运用到教学之中。学生听到教师说过这种“经典”的话语之后,进行课文学习时往往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通过课本语言的运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进行前期铺垫,同时帮助他们明晰重点内容,在具体进行课文学习的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夯实知识基础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本篇将要讲述的课文,更要重视课本的“瞻前顾后”。
(二)减少儿化语言,使语言规范化
在教学语言的具体使用上,教师要坚持减少儿化语言、使用规范化语言这个理念。伴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补充,语文教学中方言化这个特色已经逐渐被消灭,但很多教师的口语化现象还很严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努力避免口语化语言运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放缓说话的速度,要让每一句想说的话都先过一下脑子,尽量把□语化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语言。通过教师所说和自己所记,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说、怎么用。在这种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下,学生才能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31。在减少□语化语言应用的基础之上,教师还要注重规范化语言的积累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集体教研室的合力,在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大家除了要共同研讨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还应该就授课语言进行交流,对一些亮眼的精句,彼此之间要进行相互借鉴。
(三)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语文性
要想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语言的修养,教师还要注重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语文性。这里指的艺术性和语文性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进行语言教学时要注重旁征博引,要做到源自课本、升华课本,借助课外诗句、金句来提升教学语言的内涵与品质。可以说这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语文性,正是对前两步的一个升华,更有助于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对教师来说,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语文性显然不能—蹴而就,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先借鉴、后创新”的思路。
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练就一张伶牙俐齿就要博采众长,涉足哲学、逻辑学、相声、诗歌等各个领域,向人民大众学习,使自己的语言深刻、严谨、精练、幽默、通俗。这样自己在课堂讲述时才能左右逢源、声情并茂、妙语连珠,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深深吸引学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永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3(18):334-334.
[2]郭延磊.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J].学苑教育,2015(15):25-25.
[3]李志田.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中国西部,2017,000(0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