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构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林静
[导读]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林静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第一幼儿园  618000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注意到。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第一阶段,对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然而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过小,无法像其他年级的学生那样的精力集中,这样就需要通过游戏的方法提升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提升幼儿的认识与感知能力,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构过程中,游戏精神起到了基础作用,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对教学的内容形成积极地情绪和情感,对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是在游戏精神的背景下,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构和实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
        引言: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过程中,游戏的重要作用需要被教师充分的意识到,游戏应该被合理地安排在幼儿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形成正确的游戏观和课程观,提升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效果。目前,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建设有待完善,有许多问题需要分析解决。同时需要提出科学应用游戏精神的方法。
        一、幼儿园游戏应用的现状反思
        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在应用于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白它的位置,即:何时采用何种游戏才能使教师与幼儿都对其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让幼儿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学习内容[1]。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活中设计的游戏只能给幼儿留下浅尝辄止的印象,并不能深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对于不同的游戏内容,需要将其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才能达到游戏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收获良好的效果。
        当下,课程游戏化建构虽然已经开始施行,但是在游戏精神与幼儿的生活活动结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只有将幼儿的生活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增强幼儿应用游戏精神进行学习生活的能力。
部分教师在将游戏与教学活动进行融合时,选择的游戏颇具主观性,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设计的,经常会忽视幼儿的自主选择性。甚至有些教师对于游戏进程的准备也不完善,导致在实际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2]。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构建与实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设计游戏的能力,也需要幼儿获得一定的游戏体验,从而加深幼儿对于游戏精神的理解。但是单一化程式化的游戏设计对于整个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定位,难以挖掘出游戏的全部价值,也限制了课程设计的开放性。缺乏多样的游戏方式,不利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构建与实施。
        二、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
        在课程游戏化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游戏实行的过程中是以幼儿为主体,但是游戏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的全面布置。因此,幼儿园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协同教育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技能上的指导。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让教师充分的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游戏所带来的优势,
        游戏的施行在幼儿课程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作用,是最好的帮助幼儿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在课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自身的水平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游戏精神组织课程活动,保证课程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深入人心。,为整个系统的建构施行提供基础条件[3]。
        (二)建设游戏区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但是幼儿受到自身年龄思想知识的限制,对于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无法快速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设游戏区的方式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创造力,清除理解上的障碍。首先,幼儿园可以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幼儿在不同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建设班级游戏区,使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充分的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来。在建设班级游戏区的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将主题与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幼儿游戏与生活的方式,针对幼儿的特点建设游戏区域,使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进行充分的游戏活动,产生动态变化。其次,需要设置功能游戏区,将不同的游戏材料放置入不同区域内,帮助幼儿进行探索与实践,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例如:幼儿园可以帮助教师开设一个“宝贝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将工厂划分为小木屋,陶艺坊,制衣间等区域,使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满足幼儿不同的探索需要[4]。使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哪块区域学习生活。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虽然幼儿园课程教学对于幼儿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严格的要求,甚至说幼儿可以完全不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只需要对于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即可。但是建设幼儿的心理基础需要明确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作为支撑。教师需要在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过程中明确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内容。课程游戏化建设强调的是游戏精神在幼儿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渗透。因此,教师需要用明确的理论体系展示出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特点,课程理论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凸显游戏化的自主,自由,创造等特点。从而使得教师可以准确的把握课程教学的方向,系统的安排教学生活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
        在课程游戏化的建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游戏参与情况与参与的活动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幼儿园更好的推动课程游戏化的建构。但是,目前的评价机制仍具有一些问题,如:评价不及时不准确,评价带有主观色彩等问题。使得该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符合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在课程游戏化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增强幼儿教师的设计指导能力:需要完善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建设游戏区。在幼儿课堂教学生活中强化游戏精神的渗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心理建设保驾护航,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城梅. 智慧游戏 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构建与实施[J]. 小学时代, 2020(5):27-28.
[2]郑忠娣[1]. 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9):290-291.
[3]金芊吟. 着眼于兴趣,渗透于过程——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条件[J]. 华夏教师, 2019, 132(12):13-14.
[4]储芸[1]. 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析[J]. 好家长, 2019(14):76-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