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莎
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逐渐深入,幼儿教育也不断的得到重视,现如今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中,其生命教育是现代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其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幼儿对于生命的认知和感悟,提高他们对于生命的重视,教导幼儿珍视生命、敬畏生命。而且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普及生命教育的最佳阶段即为幼儿阶段,因为幼儿阶段处于学习的萌芽期,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生命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对于生命的初步认识,并让他们学会简单的生命技能,从而更好的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生命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幼儿期学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重视起来对于幼儿开展生命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具有一个良好向上的心理,对于生命始终存在着尊重之情。
关键词: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探讨分析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概述分析:
学前阶段的幼儿身心特点以及学习认知能力本身就比较特殊,所以在其学前教育阶段,老师应该针对学前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认知能力来开展相关的教育。幼儿园生命教育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这一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对幼儿进行和生命有关的教育内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幼儿能够初步的认识生命和理解生命,让幼儿能够通过这一教育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并能够做到尊重生命,从而促进幼儿阶段身心健康的生命化成长。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课程初探分析:
(一)研究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大量的教学实验研究,以及幼儿的实际身心特点和学习认知能力,大部分的幼儿园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知识一般都采用以绘本阅读为媒介,然后按照教学的时间和要求给幼儿安排下去,从而增强幼儿对于生命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幼儿园教育机构也应该对于学期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分配,可以以月为单位,定期的组织幼儿通过绘本阅读的形式和老师,或者是和家长一起了解生命的概念,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的宏观认识,并按照教学计划合理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开展《再见小树林》生命主题教育活动:
近年来由于我国植被量在不断的减少,森林覆盖率也在不断的减少,所以珍惜植物是我国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任务。为了树立起全民保护植被的观念,在提前教育阶段老师也应该给幼儿普及保护植物的观念。《再见小树林》是一堂自然生命教育课堂,这一课堂教育的主旨是让孩子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尤其是人与树木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这一绘本阅读的学习,也能够更好的呼吁幼儿爱护环境,保护森林,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此外老师也可以向家长推荐这一个故事,然后让家长和孩子分享读书感想,从而加深幼儿的印象,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绘本中的内容和精神。
(三)开展《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生命主题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无形间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为了树立起幼儿从小保护地球的观念,那么可以开展《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绘本主题教育活动,普及生命教育理念。让幼儿从小就认识到保护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做起,从小就能做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并能够通过自身的良好行为感化身边人,共同树立起保护家园的氛围。老师也可以根据绘本中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让每一位小朋友回家和家长进行合作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垃圾或者废弃物制作环保小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这样让小朋友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
三、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分析:
(一)注意教育主体性原则:
通过本篇文章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中,比较普遍的形式即为绘本阅读,同时这一形式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教学形式,其主要是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让小朋友们通过阅读了解生命教育的过程和意义,从而树立起正确良好的生命认知。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应该重视教育主体性原则,老师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展教育实践之时,老师应该充分的充当教学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赋予幼儿良好的主体发挥能力,尊重每一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关活动,使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形成全面化教育理念,构建师生间有效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注意教育性原则:
学前阶段的儿童本身就处于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教育本身也是生命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时,应该注重教育性原则,在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题材的时候,都要注重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让幼儿能够真正的通过生命教育课堂受益匪浅。从而真正实现生命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完成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教学计划。此外,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使更多的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生命教育的活动当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培养起幼儿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促进幼儿生命意识的发展,真正发挥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以及关键,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儿童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幼儿园生命教育本身即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一定积极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之时,应该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同时也应该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中,应该关怀尊重幼儿的生命。在教育之前,应该把每一位幼儿的生命作为生命教育互动的基础和前提,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幼儿普及生命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韩映虹;孙静妍;梁霄;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现状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刘丁玉,易连云.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质及其实施建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27(5):102-105.
[3]房春红.珍爱生命教育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健康成长[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