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智
博兴县吕艺镇许李学区中心学校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了对小学数学的课堂进行充分利用,更好的将其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教养相融合,本文对其培养现状进行了简要探索,分析了其意义以及现状,并且粗略研究了其实践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索;实践
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几乎占据了一半课堂时间的数学来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核心素质教养进行培养可谓意义重大。首先,从课堂时间来看,数学在小学课程中占有一半的课堂时间,可以涵盖学生整个小学的全面教育内容。其次,从成绩来讲,数学成绩在小学成绩中有着举重若轻的位置,所以老师以及学生会在数学学习上耗费相当一部分精力。最后,从应用来讲,数学的学习并不仅仅为了考试,更多的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用到数学,其应用的全面性保证了其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意义之重。
1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
1.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通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加入,可以对原本单纯的数学学习课堂内容进行丰富。在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老师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概念、公式、定律等进行背诵,然后再进行各种计算题或是应用题的练习,教学形式单一,在其中加入核心素养的教学,势必要对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动,可以对教学形式进行丰富。
其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强大逻辑性以及推理性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对各种概念、定义、公式等进行熟练的掌握,还要求其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推理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学习生涯中的一大难关,况且大多数小学生玩心重,性格活泼,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数学。在其课堂上加入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激发其学习兴趣。
最后,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将数学和核心素养进行结合教学,不仅可以使数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谓两全其美。
1.2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1)二者的教学无法充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对于数学和素养的培养充分融合到位,往往是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素质培养是素质培养,虽然同时进行,但却无法融合,就像是把一节课堂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学,另一部分是素质培养,并没有做到在数学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
(2)教学方法不恰当。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二者的融合培养势必与进行单一的数学教学不同,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学方法使用的不恰当,会导致二者的教学效果均无法体现。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到位,也可能是教师并不愿意在数学课堂中加入素质教养的培养,担心其会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3)达不到教育效果。虽然将二者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有着众多的优点,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就会起到反效果,不仅会影响数学的教学也会无法产生素质培养的效果。
2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
2.1增强教师个人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更好的在小学数学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质教育的培养,就必须对教师的个人水平进行增强。首先,教师要进行自我学习,学生需要学习,教师本人也要有学习意识,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内容,尽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知识量,才能够满足更高的教学要求。比如说学习合作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对课堂产生更大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在不同的意见碰撞中,学会如何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理解。
教师也应该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因为阅读是增强一个人素质教养的有效方式,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才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为学生的素质教养提出要求。
其次,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养。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老师也是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学校可以为老师寻求更多的学习资源来保证老师的与时俱进。还可以通过对外学习交流来发现个人的不足之处,对其他学校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完善老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的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个人能力水平进行测试,保证其时刻警惕自身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内容。
最后,教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实时把控,对国家规定的对小学生的培养要求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教养。
2.2增强思维教育以及应用训练
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不是要做多少道题,而是要让其数学思维得到锻炼,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使用数学思维来对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所以要增强对学生的思维教育和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掌握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应用来培养个人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2.3结合课本教学
课本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课堂教材,所以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结合数学课本进行教学,即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帮助两者之间的教学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比”一课时,该节课主要是为了学生了解比的意义,计算不同数据之间的比值,以及学习比值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该课的“你知道吗?”这一板块中,有着对黄金比的描写,来让学生进行关于比值的练习,在学习黄金比的过程中,如果在其中穿插对黄金比的描述,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因为黄金比是一种对美的描述,是人类视觉上最舒服的比例,通过学生对黄金比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教材中以“五角星”为例来让学生计算黄金比,此时,也可以对学生讲解五角星在我国的含义以及由来,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还有“圆”的学习,书中巧妙的以操场为例子来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半径圆之间周长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确认起跑线为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在不同跑道上参与同样距离比赛的参赛选手,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举例来讲,操场内径一圈是400米,对应的直线跑道均为100米,两侧半圆均为100米,从内到外共有6条跑道,现由6名参赛人员要进行800米跑步比赛,起点在不同跑道的同一水平位置,问终点应该在何处。有的学生会认为终点应该就是起点,因为一圈400米,两圈就是800米,所以终点应该是相同的,就是参赛选手各自的起点位置。但有的人认为不同跑道的参赛选手,终点应该不同,因为其所在跑道的弯道部位半径不同,所以半圆弯道的距离也不同,因此以800米为距离,参赛选手的终点也应不同。学生的观点不同,势必会产生争论,教师在争论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导其进行正确的数学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问题答案,掌握圆的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在面对冲突时应该怎样解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即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教学,也培养了其面对冲突的正确解决方式,以及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增强了其核心素质教养。
2.4落实教学方案
仅仅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者是提出解决方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将教学方案进行落实,就无法真正的达到教学目的。学校老师应该认真的对有效措施进行落实,将其应用到课堂之中,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将数学教学和核心素养教学同时进行。
3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其个人的核心素养却更加重要,在对其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助于数学教学效果的发挥,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琴.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45.
[2]陈晓芳.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2019,11:145.
[3]汪青.培养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课堂精彩[J].文理导航(下旬),2020,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