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壮
横县校椅镇第三初级中学 530308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主要探讨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带动学生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科学设置应用情境,从而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作用。
一、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过于强调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地位,导致学生只能盲目地跟随教师的节奏完成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受到影响,学习效果较差[1]。很多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更偏向于模式化,按照课本的内容照本宣科,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固定不变的,缺少与时俱进的案例讲解,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造成了学生较大的学习负担。
(二)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所以教师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差异教学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个性。然而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短板和诉求,只从共性的角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的。
(三)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以及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认知基础,但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能力教育,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成绩符合考试要求即可,这样的教学思路会让数学教学变得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冲突的。
二、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针对性推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能够让教师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减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避免学生数学疑问的积压,出现偏科。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和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在翻转课堂的互动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进一步加深,无论是答疑解惑还是讨论问题,翻转课堂的触达率都更高,学生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温习知识,强化学习记忆,从而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作用。
(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初中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科众多,很多学生都缺少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观看教学视频、搜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学习的乐趣,化压力为动力和兴趣,并在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重心重新归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把握学习的进度,自我总结,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这种自主性更强的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创造力,打开数学学习视野,强化创新能力,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及思维乐趣所在。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翻转课堂进行课前预习
翻转课堂能够突破传统课堂中由教师口述讲解知识的刻板方法,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和讨论,教师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素材后制作视频,上传到网络自主平台后学生完成学习,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能力提高。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做好课堂铺垫,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翻转课堂的视频中概括性地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然后布置简单的解题任务,考察学生的预习结果[3]。学生在观看结束之后会尝试进行解答,没有弄清楚的地方在课上也会更加留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正式学习阶段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
(二)借助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正式课堂阶段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为学生做出及时的答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自己在预习阶段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互相探讨,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解析[4]。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时,一些学生会反馈很难理解三角函数关系、互余角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和记忆经验,同班级同学共同探讨,然后教师再针对性地布置这方面的练习习题,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经验试探性解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答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吸收,让翻转课堂的课下学习和课上学习形成联动,带动后面阶段的学习。
(三)借助翻转课堂实现课后复习
翻转课堂在课后复习阶段的应用,需要教师围绕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式的视频录制,再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将观看视频作为作业,并引导学生完成巩固和联系。例如,在教学完全等三角形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再在视频中向学生提问如何完成证明、数学语言书写的特征是什么?通过这类提问,帮助学生回忆学习内容,加强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明确翻转课堂的特征以及优势,在教学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利用课堂教学答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翻转课堂与初中数学的融合也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理解程度,不断复盘实际教学效果,调整翻转课堂的应用方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学思维,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吴利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1):105-106.
[2]支德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读写算,2019,No.1137(26):123-123.
[3]万锦.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文[J].科学咨询,2020,(05):116-117.
[4]何建霞,王兴军.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