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山东省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 264500
摘要:培养小学学生质疑能力,应将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具有质疑特点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并在探究问题过程中不断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通过构建具有质疑特点的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
引言: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学生在质疑思维的引导下,会使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学生产生质疑意识,需要教师构建良好的质疑教学氛围,在氛围中增强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的感觉,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方法,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产生质疑,在质疑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可以更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鼓励尝试,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以及质疑能力,基于思源于问的原则,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疑问,教师应重视学生产生疑问的过程,指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对提出的疑问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现代教育理论中,认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比解决问题能力更为重要。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会产生固有思维,不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提出的问题产生质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启发或者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质疑。如果学生提出的质疑与教学内容方式偏离,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鼓励,让学生将质疑思维进入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方向上。学生获得教师的鼓励后,会勇于尝试提出质疑,进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2.教给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在构建质疑教学氛围过程中,应使教学氛围体现出轻松活跃的状态,避免学生在提出质疑过程中感受到压力。此外教师应向学生讲解提出质疑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学会提出质疑。尽管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现出基础性特点,但是学生在学习中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学生提出的质疑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师应将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途径,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将原因作为提出的质疑,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正确的质疑内容,防止学生陷入到为了质疑而质疑的状态中。
教师向学生讲解提出质疑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会在预习的时候大胆向课本和传统经验质疑。
以讲解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为例。进入信息窗在学习圆周率时,出示资料并引导学生质疑,你对这部分知识有什么要问的吗?提示学生可以用(为什么会这样?是真的吗?)教会学生初步提问。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是真的吗?圆周率是怎么算出这么多位的?它真的是无限不循环的吗?……
第二引导学生学会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敢于向教师和同学深度质疑;
在倾听同学回答问题后,停留几秒钟,让学生思考,对比质疑。然后会选择出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质疑。
问学生: 你对他的观点什么见解?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并提示学生:
1、要想言之有理,必须通过举例子,画图等方法去验证。
2、当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这样向同学质疑:我不太明白**的是么意思,你能为我解答一下吗?
3.当你的思路和他相同时:可以这样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一种方案吗?……
第三,引导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敢于对不同的方法提出质疑;
第四,引导学生使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找出质疑的元素,使学生基于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质疑内容。
以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知识为例,本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运用的策略,并在分析与预测中体会统计的意义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在讲解统计学知识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置统计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统计图,根据统计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其实预测的过程就是学生提出质疑的过程,学生在观察中会发现统计图形中不同数据代表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中提出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统计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合理利用信息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
3.更新观念, 营造氛围利于质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会向学生设置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按照所讲的方法以及要求解决问题。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安排学生学习的方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并且学生的思维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从谈起。
教师应积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提问中需要设置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意识,并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对学习的知识产生质疑。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质疑的重要性,并且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提出的质疑,使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教师应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创新方式使教学内容产生更多的质疑元素,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提出质疑,使学生消除提出质疑的恐惧心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提出质疑的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探究学习内容,在探究中帮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
以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对小数乘小数产生质疑。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即教育,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生活与小数之间的关系产生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向学生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结合自己产生的质疑,让学生初步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过程,并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产生与小学知识有关的质疑时,让学生合理应用小数乘小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质疑氛围,并在氛围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质疑意识,通过质疑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具备质疑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尹文明.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9,(3).63.
[2]周时生.小学数学质疑提问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