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鲁甸县水磨中学 657109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品质与能力进行有目标的培养,当前初中物理课程既要保证学生掌握教材规定的内容,又要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素养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尝试运用核心素养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以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的准备与实施过程的路径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旨在找到合适的教学培养方法去完成核心素养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构建。
关键词: 互联网+ 初中物理教学 核心素养 构建方法
核心素养是在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互联网+”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的结构化知识库,能将物理教学知识点与物理实验进行直观展示,其操作性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起到了实现领域知识共融的效果,其强大的知识推理能力在核心素养培育中表现更为亮眼。当前初中物理课程既要保证学生掌握教材规定的内容,又要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素养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尝试运用核心素养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示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学科重要知识点,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旨在找到合适的教学培养路径去完成核心素养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构建。
1 现状
1.1核心素养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核心素养的培育自2014年首次提出并纳入教育系统,在短短几年内,已经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宗旨是为各阶段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让学生建立起“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R].教基二[2014]4号2014.]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并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的长效发展。首先是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起理性思维,这个要求仅仅做到全面掌握知识点是不够的,要对学科本质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上准确理解学科知识,让学生具备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拥有洞察初中物理学科规律的眼光。理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找到物理科学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规律,以物理实验的事实为起点,逐渐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学背后的深层内涵,最终达到在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点建立的同时也形成了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理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其次,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判断学科知识点的现象,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初中物理的基本问题。教师行课时重点不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点的全面讲解,而是对知识点背后现象与特征的深层次科学探究。
1.2互联网+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技术支持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平台,让互联网与其他任何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发展出新的网络共享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学与互联网的强大信息提供能力相结合,把开放的教学方式与海量的物理学科知识点以千变万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方式。首先,互联网+的数据源头是现在各学科老师普遍运用的“云计算平台”,之后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功能把处于信息传递终端的学生客户端进行有效的连接,让学生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学习便利。而且云平台的便利不仅体现在数据的查找与教师提供物理教学信息的快捷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媒介,学生还能随时随地参与到教师提前设置的教学情境中,以完成任务的游戏方式进行物理学的高效学习方式。其次,互联网+的评价系统是实现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上传至云平台,教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进行问题的共享,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纠正的最终目的,这个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功能,为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2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2.1 以互联网+为背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前文中提到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有发现物理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互联网+在物理教学中的配合,可以帮助教师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全程自主化学习,教师辅助引导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传统物理教学的方式为教师讲授物理知识点之后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虽然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方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力的提高还是有一定局限性。而互联网+在物理教学中的配合应用恰恰弥补了传统物理教学的互动不足问题,从课前就让学生和家长从教师提前备好课的云平台中进行物理知识点的预习,在物理授课的过程中,现场教学和网络授课同时结合,教师为学生发放实验问题,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思路并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物理实验的场景模拟,这个过程对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过程都能做到了如指掌的状态,方便教师就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进行及时的指导与修正。在课堂结束后,互联网依然发挥了传统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可以在家协助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物理教学的个性化诊断的最后环节。
2.2 以互联网+为背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准备策略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在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提高。结合在物理教学中,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要全面考虑到学生怎样在接受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真正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因此,教学的思路将紧紧围绕建立学生的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些方面。另外,物理教学的准备阶段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便于教师在正式展开课程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难点的解决。这个过程在互联网+的参与下达到了很好的课前预习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做好在互联网+配合的实验情境操作中,为学生适时地穿插实验操作阶段相配套的物理学知识点,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全面系统的掌握程度。
2.3 以互联网+为背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施策略
对学生初中物理学习中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主要突出表现在三个层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相关物理问题,在教师设立问题之后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互联网教学的优势还表现在可以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比传统教学互联网的便利性表现在把课堂设置为翻转课堂形式,在计算机教学系统下设立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清单,学生以玩游戏闯关的轻松心境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互联网所呈现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新奇想法,不拘泥实验条件的限制,随意设置虚拟实验内容,因为不惧于实验危险系数的考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不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了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价
互联网+在物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中,同样拥有着传统教学所缺乏的优势,即评价可以发生在物理课堂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的任一环节,评价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教师,学生自己可以根据互联网+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而且家长也能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参与到评价系统中,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一起督促孩子的物理课程学习。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初中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灵活归纳总结物理课程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将来学生终生科学研究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高效地达成了初中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施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7):61.
[2]杨利平.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2):68.
[3]万芳丽.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5.
李俊,女,汉族,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龙泉办事处集中六社,云南曲靖师范学院本科生,鲁甸县水磨中学物理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