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平
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
【摘要】现阶段在教学改革上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上。所以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物理实验教学法这种能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教学方式有效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中,并且将核心素养与物理知识进行完美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与物理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一定要积极转换教育理念方法,并开展对应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中的核心素养,即指初中生在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渐渐形成的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价值及能力。其中包括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实验的探究以及实际运用和创新等方面,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概念进行分析和了解,并且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制定出多元化教学策略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及核心素养。
一、深入探究物理实验的基础原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前需要讲解许多的基础知识内容,只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他们才能了解实验过程中各个操作都发挥了哪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功能将实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拆分开来并逐一解释,进而让学生知道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验证一些物理现象的方法。在讲解完这些内容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还要询问他们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做实验时如果想要探究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有哪些?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有的同学会回答:“首先要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对实验产生影响,其次要分别证明这些因素是否会产生影响。”这时教师应告诉他们:“同学们,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不全面,我们应遵循控制变量的原则,即只改变一个条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进而将实验现象进行对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二、变演示为参与,实现学生能力发展
若想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有效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就需要能对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高效进行。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往往会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是由于在教师眼中,实验只是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理解的一种措施,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无多大帮助。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其中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在如今,为了贯彻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培养,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实验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创建可供学生实践参与的实验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探究之中,借助小组探究的有效进行,实现其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实验的开展模式进行转变。以往,教师在进行该课相关实验的教学时,往往会采用演示实验的模式来进行,而这样的教学实验设计学生并不能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现在,为了达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让学生借助对实际仪器的操作进行探究,达成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
三、通过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实验操作是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并且,物理理论知识的提出和验证以及应用都是需要依靠实验操作来进行的。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将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内容,如科学本质、科学伦理、科学精神等诸多方面,逐渐在实验操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科学态度。例如,教师在进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先进演示实验。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球,将两个气球叠加放置,对气球进行挤压操作,提问学生“如果这两个气球发生变形,能否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学生回答验证次数较少,无法做出举证。教师可以再多举出几个例子:手掌拍打桌面,会感到很疼,或者船桨需要向后划动,船才会前进等。
四、注重实验反思,培养科学精神
物理知识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同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学生通过实验的参与,巩固了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和创造,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科学性,并且在实验中真正认识到科学的价值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例如超声波可以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利用杠杆可以为工业提供方便,从而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在这种物理实验中深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谨慎感。在每一次的实验中,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做好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协助和指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样的互动式实验体验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并掌握科学的规律,树立正确的知识信念,用物理来奉献社会,从而实现物理实验中的立德树人。
综上所述,采取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并进一步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内容。除此之外,开展物理实验探究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发现在课堂当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勇于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操作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整体思维,从而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当中完善自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教学规划,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与开展实验教学充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于良永,李晗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物理实验中探究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21-222.
[2]周文科,王恒林,魏平,等.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4):67-69.
[3]高永杏.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