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何玫瑰
[导读] 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能力较为丰富,有着无穷的奇思妙想

        何玫瑰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中心学校  530209
        摘要: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能力较为丰富,有着无穷的奇思妙想,同时学生想象并没有被社会思想所洗涤,但是学生自身逻辑能力比较欠缺,没有清晰的思路以及冷静处理问题的态度。而数学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精心创设教学导入,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放眼于日常生活,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试教育对教师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经常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且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分析
        (一)理论性特征
        所谓的理论性特征,强调的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所包含的大量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内容,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这部分课程内容虽然在基础性上比较强,理解的难度层次并不深。但对于处在小学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其习惯性的形象思维模式与数学课程的逻辑思维模式相比具备一定的冲突,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理论知识时必然会感受到一定的阻力,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综合性特征
        基于新课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课程教学的开展在形式上和教学目标上都具备一定的综合性特征。这实际上本身就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重点培养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思维模式。从学习能力的角度上来说,综合性特征更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而不单一的是一种数学课程的教授过程。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性,是指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时存在形式上比较统一,但不具备适宜性和先进性。这不利于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教师方面由于缺乏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其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组织中对于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思路缺乏主动的引进和灵活的应用,这使得数学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自主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活动,习惯了对教师言听计从,对教师有着极强的依赖性,进而缺乏自主意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
三、提高方法
        (一)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身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与习惯,数学教师要做到的是因材施教,其构成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课前准备分层次;二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出层次,组成相应的小组,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三是教学设计分层次,通过灵活运用相应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堂教学效率。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教”。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的学生,才会充满信心,充满活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若能给学生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为学生创造一种乐于学习的氛围,学生自然喜欢你的课,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只有当教师真心实意地爱着学生的时候,学生才会以十二分的学习热情回报于你,教育教学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三)适时提高拓展培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在教法中渗透学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要提供学生自学的空间,教给学生独自探索知识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学会学习。
        (四)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而又独立的个体,性格不同、喜好不同、发展水平也会不同,因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忽略这一点统一的进行授教,很难让学生和谐而又水平化发展。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大力引导学生放眼于生活,从生活中来观察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也会放在生活之中,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大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及时做出调整,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芳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51.
[2]叶晓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9(11):206.
[3]吴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